第一百七十四章:此乃地球仪(第 2/4 页)
“微臣郑和, 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免礼,赐座。”
“谢陛下。”郑和躬身道。
朱棣望着郑和,抚须笑道:“郑和,自从你提督五城兵马司之后,这京城内的治安与民风,为之一新啊!”
“陛下过誉了,若无太子殿下力荐与指点,臣也不知该如何管理五城兵马司。如今经过数月治理,京城能刮起一股新风气,秦淮河畔又新开了数十家宣扬忠孝仁义的大戏院,太子殿下该居首功。”
郑和是一个识时务,有大局观的人,他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果然,朱棣闻言之后,仰头“哈哈哈”笑了三声,接着伸手遥遥指点了一下郑和道:“高煦就是看中了你这种居功不自傲、识大体的秉性,才力荐你提督五城兵马司。”
“陛下与太子对臣有知遇之恩,臣此生心愿,便是恪尽职守,忠心王事,以报陛下与太子殿下之大恩!”
郑和当即起身,深深鞠躬道。
“好了,好了。坐下,坐下。”
朱棣十分满意郑和的表现,抬手虚按道。
待郑和坐下后,他接着道:“郑和,朕此次召你来,其实是要与你商议朝廷第二次出海巡洋之事。”
“请陛下示下。”郑和恭声道。
朱棣道:“近几日,天象演示室成为了七日贸易市场之后,仅次于百兽园的热闹之地,演示室内轮番演示日月之食的天象,让京城百姓大开眼界。设置天象演示室一事,成就了我大明史无前例的教化黎庶之举。”
“过去,不明真相的人往往把天象与神异之事扯到一起,试图通过解读天象之义来操作人心,擅弄权力,实在是可恶至极。如今天象演示室,彻底打破了那些人的幻想。”
“可即便如此,总有人认为梅博士做的天象演示仪不对,他们固执的认为大地不该是个球。”
朱棣说到这里,望着郑和道:“郑和,朕打算这第二次出海巡洋,再给你加一个任务,那便是率领船队一直向西!若我等脚下踩着的大地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球体,那么你率领的船队一直向西之后,最终会绕一圈,从东洋返回大明!”
“陛下,若大地果真是一个巨球,那臣率领船队绕巨球航行一圈,岂不是成了有史以来第一个率领船队完成绕大地航行一圈的人?此功劳太大,臣不敢奉命。”
郑和听了朱棣的打算,首先想到的不是在环球航行途中遇到的困难,而是他若完成了环球航行之伟大壮举,会引发很多问题。
一方面,完成此壮举会极大的增加他的名望,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此等名望对一个宦官来说,太大了,大到了史无前例,他怕经受不住。
另一方面,完成此壮举乃是一件史无前例的大功,届时朱棣该如何封赏他?
若他不是宦官,封个侯爵倒也合情合理,实至名归。
可他终究是个宦官!
太祖皇帝可是树立铁牌规定宦官不得干政,若朱棣论功封他为侯,此例一开,将会对后世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
若长远来看利大于弊倒也罢了,反之若引发祸乱,那朱棣与他就成了祸害大明王朝的千古罪人!
“郑和,此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朕不交给你,还能交给谁?”
朱棣自然明白郑和的顾虑在何处,可他确实找不到合适的人去做这件事,而郑和是他看着长大的,郑和对他的忠心,那是无须怀疑的,因此他不打算瞒着郑和,反而直言相告。
“陛下,臣不是担心自身安危,而是臣不能让陛下在将来难做。”
郑和抱拳道:“请陛下明察。”
“陛下,太子殿下求见。”
就在此时,宦官李兴躬身入殿,作揖恭声道。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