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六十八章:依然有人反对出兵(第 2/4 页)

    “老臣拜见陛下。”

    曾九成入殿之后,作揖行礼道。

    “平身。”

    朱棣抬手道。

    眼下已是深秋,在这样凉爽的日子里,他更愿意带着几名内阁顾问或者太子朱高煦,前往天界寺登高望远,与道衍大师商议一些要紧的事情。

    而不是坐在这文华殿内,听着年过花甲的钦天监监正曾九成向他阐述天人感应理论,以此来反对朝廷增兵哈密,进攻北元。

    朱棣自从颁布永不加赋的召令之后,声望大涨, 随着今年郑和回航,证明开海之策是明智的壮举, 其声望又涨,甚至有太学生言其乃是圣君降世。

    可以说,如今四十二岁的朱棣,已成为一位非常有权势的皇帝。

    然而,即便如此,他早朝上下旨增兵哈密,进攻北元,依然遭到了少数朝臣的反对,其代表人物便是须发皆白的钦天监监正曾九成。

    曾九成自知不能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反驳当今天子,但身为一名正直的臣子,他觉得有必要向朱棣建言,于是在退朝后,前往文华殿求见朱棣。

    由于太子朱高煦、内阁七位顾问,以及兼任金陵常科书院博士职务的驸马都尉梅殷也在殿内,曾九成便长话短说,希望朱棣能三思而行。

    曾九成的理由很简单,半个月前北方各府县皆报告看见了日偏食的天象,根据天人感应理论,上天应该是希望天子不要妄动刀兵,意指增兵哈密,进攻北元。

    “老臣请陛下三思。”

    曾九成再次作揖道。

    朱棣颇为不满道:“诏令既出,岂能因日食收回?此事前所未有!”

    曾九成不敢作声。

    朝廷此次增兵西北,足有一万多人,挑选的卫所兵及中高层将领有很多都是年轻的后起之秀,其中有不少担任中层将领的多出自天子亲卫。

    按照洪武朝的惯例,天子为了施恩,多下诏收因战事阵亡将士的后代入卫所世袭军职,教授他们各项军事技能,择其优者编入天子亲军上十二卫之中。

    这也是明朝初年,阵亡将士后代被选拔成为天子亲卫乃是一种延续军事传统与家族荣誉的象征。

    因此,在刚才的早朝上,反对增兵哈密,进攻北元的朝臣终究还是少数。

    而天人感应的逻辑在目前简直无懈可击,毫无漏洞,因为没有谁可以证明这套理论是错的。

    所以,历朝历代,当朝天子在遇到一些特殊天象,往往会通过象征性的下诏求贤,或者让百官上书言明朝廷施政利弊等方式来轻易天象舆论。

    朱高煦身为穿越者,对于曾九成迷信天象,并没有觉得好笑,反而如临大敌。

    这个时代,像曾九成一样迷信天象的人,在朝堂上并非少数,哪怕放眼天下,起码一半以上的百姓都会对天象心存敬畏,相信其含有特殊的意义。

    古人迷信天象不假,但也有追求真理的人,如一代儒宗梅殷便是。

    此时,与朱棣同年而生的驸马都尉梅殷抖擞精神,中气十足的抢言道:“启禀陛下,臣以为,日月运行皆有其轨,如同花开花落,春去秋来,日月之食亦有其规律可寻。”

    “敢问梅博士,如你所言,可能推测出下次日食当发生在何时?”

    曾九成用请教的语气诚恳的问道。

    他如此做派,并非是虚伪,而是因为梅殷乃当代名儒,对天文历法也有涉猎,之前与他曾有过学术上交流。

    梅殷闻言,一时语塞,他虽然研究日月运行已有数年,对日月之食颇有了解,但并没有能拿得出手的研究成果,更没办法一时通过心算来确定出下次的日食时间。

    朱高煦见梅殷陷入窘境,出言相助道:“驸马都尉虽通天文,但兼任书院博士,事务繁多,精力难免不够,推算起来总需要一些时日。”

    谷彈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骗了康熙 寒门崛起 晋末长剑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我在现代留过学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红楼琏二爷 我的谍战岁月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世子妃 晋末长剑 沉溺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明末:帝国崛起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斗罗:我成了白月光 大汉帝国风云录 遮天:从太阳之体开始 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斗罗:顶级天赋,开局被小舞告白 红楼琏二爷 我在木叶练吐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