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一十一章:大明皇家银行(三)(第 2/4 页)

    南宋时种植范围进一步扩大,江南东、西路和两浙路尤为盛行,对防止东南各地的旱害有一定效果。

    占城稻与晚稻配合成为双季稻,使谷物产量大为增加。

    再加上明代的农业生产水平较之于唐宋其实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

    当时在南方,牛耕和水车已经广泛使用,而在北方,打井和河道引流的技术也已日趋成熟。

    所以,朱棣下令在全国范围推广早稻之后,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支持与拥护。

    明代农业生产水平其实并不低,之所以历史上会出现财政时常拮据的情况,根本原因是税收不力,官僚阶层与卫所军队圈地过甚,导致底层百姓种地积极性不高。

    “咱俩父子,你没必要如此谨慎,就实话实说。”

    朱棣不打算放弃,要求朱高煦必须说。

    傍晚的阳光,穿过武英殿的正门,将殿内朱高煦的影子拉的很长。

    他略做犹豫之后,决然道:“如果非要提的话,孩儿建议爹下一道取消丁赋的诏书,或者是鼓励寡妇改嫁的诏书。”

    朱棣闻之色变,像见鬼似的望着朱高煦,问道:“你可知取消丁赋与鼓励改嫁意味着什么?”

    朱高煦答道:“丁赋限制了人口的增加,取消丁赋,便等于是鼓励生育,增加人口。”

    明朝的丁赋就是人头税,亦称丁税、丁钱、丁银或身丁钱,乃是一个按丁口计征的税种。

    丁赋的征税对象是男丁,其性质是以钱代役。如汉时的“更赋”,唐代的“庸钱”。各代多有丁赋之征,其差别在于对成丁年龄的规定不同,税率不同。

    “百姓人口增多了,朝廷便可从中选拔出更多优秀的文武之才,如此大明的国力才能继续强大,维持镇压四海万邦的天朝上国之地位!”

    “孩儿知道,朝廷取消丁赋,天下百姓皆会高呼圣君治世,但是那些名下依附着许多黑户的乡绅、地主或官员,其中的绝大多数人绝不会答应。”

    “可是大明建国已经有三十一年,人口增加的并不算快,爹想开创盛世,孩儿觉得,现在正是取消丁赋的好时机。”

    当年朱高煦敢写建言书上奏朱元璋,那是他知道朱元璋不会把他怎么样,可谓是有恃无恐。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不是吧君子也防 活埋大清朝 晋末长剑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蜀汉之庄稼汉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的谍战岁月 寒门崛起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沉溺 希腊神话 机战之无限边境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撩神[快穿]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大汉帝国风云录 明末逐鹿天下 办公室潜规则 不是吧君子也防 全唐诗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世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