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八十三章:开疆拓土之上上策(上)(第 2/3 页)

    按朱元璋在位时的惯例,凡是遇到地震或旱灾、水灾的府县,皆会下诏免灾区三年田赋。

    通常情况下,遇到这种天灾,朝廷一般并不会像后世影视剧演的那样每次都派钦差大臣去主持赈灾,而是会先命令当地府县长官想办法安置灾民,并从周边府县征调粮食等物资协助地方赈灾。

    正是由于各种赈灾粮钱的支出,加上地方减免赋税,从而会导致国库总体下降。

    这一点,走访过基层的朱高煦与建藩多年的楚王、周王都有切身体会。

    最近数年以来,朝廷面对灾年,虽不直接发钱发粮,但灾后重建,以工代赈也是朝廷出钱出粮。

    朱高煦知道,在未来,朱棣为了加强皇权,实现皇权下乡,必会施行官吏一体。

    到那时,朝廷不仅会将地方上府县长官征辟佐官小吏之权收归朝廷,还会剥夺中枢高官如六部尚书自设幕僚吏属的权力。

    到那时,凡大明朝的官吏,无论官职大小,品级高低,皆领天子之俸,食天子之禄。

    届时,朝廷便可凭借人事权与财权,极大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力,进而实现皇权下乡的目的,可由此便会导致拿朝廷俸禄的官员逐年增多。

    即便有倭岛的银矿,但朱棣要奉朱元璋遗志迁都北方,修建新都也是要花很多钱的。

    这一点朱棣虽然没有明说,但朱高煦心里是有数的。

    同理,皇帝封赏的爵臣越多,朝廷需要支出的钱财也就越多。

    “大宁卫都督佥事陈亨劳苦功高,多次领兵平定胡虏诸部,扬我大朝国威,战功赫赫,论功当封伯爵!数日前的早朝上,俺不顾诸多御史及朝臣反对,执意封其为泾河伯,便是顺应天理,以正国法!”

    朱棣说到这里,特地观察了一下朱高煦三人的反应,见三人还算安静,心中不禁有些欣慰。

    大明王朝建国之初,为了嘉奖功臣,以示军功爵的殊荣,朱元璋曾特地昭告天下将封爵标准定为“非社稷军功者不得封”,而且他对皇室姻亲外戚的爵位授予管理同样极为严苛。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不是吧君子也防 活埋大清朝 晋末长剑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蜀汉之庄稼汉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的谍战岁月 寒门崛起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沉溺 希腊神话 机战之无限边境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撩神[快穿]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大汉帝国风云录 明末逐鹿天下 办公室潜规则 不是吧君子也防 全唐诗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世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