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历史的宿命(第 2/4 页)
郑沂多次奉朱元璋之命草拟诏书,所以知道一些隐秘也是极为正常的。
其他妃嫔殉葬也就罢了,但是郭宁妃是否一起跟着殉葬,朱棣十分犹豫。
当年马皇后去世之后,朱元璋没有再立皇后,而是把后宫大权交给了李淑妃。
不久后,李淑妃也病逝了,于是朱元璋又把后宫大权交到了郭宁妃的手里。
在洪武年间,贵妃未加“皇”字,李淑妃和郭宁妃封号前却加了“皇”字,可见朱元璋对这两人的宠爱。
朱棣考虑到以郭宁妃如今的地位与势力,再加上其兄武定侯郭英手握兵权,日后很有可能会威胁到他的统治地位,以至于有些犹豫。
等待片刻后,郑沂发现朱棣并未说话,还以为朱棣没有明白他刚才的暗示,便再次微微抬头,仍旧左顾右盼。
他用目光从灵堂两边低头跪着的诸多宫人身上又扫了一遍,尤其在以郭宁妃为首的朱元璋后宫妃嫔身上停留了很长时间。
“让朕再想想。”
听到朱棣说话,郑沂暗暗送了一口气。
毕竟,让朱元璋的后宫妃嫔跟着殉葬的请求,他实在是难以当着这些跪在灵前的众宫人的面说出口。
这太过残忍,他郑沂做不到!
此时,朱棣开始仔细回想过去朱元璋与他谈及殉葬一事时的细节,发现这是朱元璋为了杜绝后宫干政而刻意为之。
历史上后宫干政的例子并不少,如大名鼎鼎的女皇武则天和西汉太后吕雉。
所以,朱元璋要在死前安排好一切,让郭宁妃与其他妃嫔跟着他一起殉葬,杜绝后宫干政之事再现。
正因为有汉、唐后宫干政的教训在前,以至于朱元璋对他的后宫妃嫔,一直都管教甚严,禁止后宫参与朝廷政事。
对朱棣而言,让郭宁妃殉不殉葬并不重要,他犹豫的最大原因,是忌惮手握兵权的武定侯郭英。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