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五十六章:新币(上)(第 2/4 页)

    “不瞒帮主,在下倒不是事先得知朝廷会发行新币才收购银店,而是见这几年燕王殿下时常派人从民间回收旧钞。在下大胆猜测,若日后新君继位,极可能会推行新币,这才冒险收了一家银店。”

    白金福尴尬的笑了笑,随即作了一番详细的解释。

    朱高煦听了这番话,却是对此人高看了一眼。

    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多元化货币制和多种货币混合流通的状况,故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专门从事货币兑换之业谋取利益。

    此事到唐宋有所发展,最初由金银店、柜坊等兼营。

    元及明初,朝廷欲专行纸钞,民间仍用银锭和铜钱,银、钱、钞三品并行,多种公私机构商号兼营兑换业务。

    历史上,明正统年间,大明宝钞严重贬值,朝廷放松用银禁令,银钱公开流通。

    此后几代,由于私钱庞杂,铜钱轻重不一,成色各异,制钱、私钱、白钱三者之间的比价差异大,变动多,兑换业更为发达。

    如嘉靖时大开铸炉,钱币名类繁多,单是制钱就有金背、旋边等几十种名目。

    在此情况下,贩卖铜钱和私铸私熔更多,乃至于出现若干专营铜钱兑换的金融组织,称为钱店,又叫钱铺、钱庄、兑店、钱肆、钱桌或钱摊。

    嘉靖八年,私贩铜钱猖獗,朝廷下令禁止贩卖铜钱,导致经营货币兑换业务的钱桌、钱铺等“私相结约,各闭钱市,以致物价翔踊”。

    万历五年,庞尚鹏奏准设立钱铺,是为钱铺法定之始,以市镇中殷实户充任,随其资金多寡,向官府买进制钱,以通交易,这便是钱庄的由来。

    但是,在目前,大明朝境内并没有钱庄,也不存在具有贷款、存钱、兑换钱币等金融功能的正式组织,倒是有私人放贷的情况。

    如白金福打算开办的此类银店,在朝廷登记的卷宗上显示其营业范围便是出售金银饰品。

    至于兑换货币而谋取差价赚钱的业务,乃是利用银店的名头吸引有换钱需求的客人私底下偷偷操作。

    此时朝廷推行新币,其中便有圆形方孔的银圆,虽然只允许银圆公开流通,不准使用其他任何类型的银子,但总归是变相的解除了用银禁令。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骗了康熙 活埋大清朝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大清要完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不是吧君子也防 晋末长剑 蜀汉之庄稼汉 谍影:命令与征服 寒门崛起 大唐腾飞之路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沉溺 希腊神话 机战之无限边境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撩神[快穿]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大汉帝国风云录 明末逐鹿天下 办公室潜规则 不是吧君子也防 全唐诗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世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