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线索(下)(第 2/4 页)
马和恭声道:“回殿下,二公子确是详细询问了奴婢与韦队正。”
朱棣点头道:“高煦经过这些时日的历练,变得更稳重了。”
“你刚才说,高煦在客栈待了一天,竟不曾离开过?”
顿了顿,朱棣又问道。
“正是。”马和答道。
“很好!”朱棣微笑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孩子把俺的话听进去了。”
随后,他伏案提笔,当即写了一个手令,并用上私印,递给马和,吩咐道:“倘若高煦用度不够,可凭此手令从本王府库支取。”
虽然金陵皇城的燕王府,远不如北平的燕王宫宏大,所谓府库也只是几间房子,但朱棣出行来到金陵,自然会携带金银细软,有专门的奴仆负责此事。
“殿下仁慈。”马和躬身应道。
待马和离开之后,朱棣在书房静坐了一刻钟的样子,等来了王景弘。
王景弘是燕王府内侍副总管,地位仅次于马和,他与马和一样,皆是朱棣的心腹,此次单独前来拜见朱棣,乃是为了汇报朱高炽今日之事。
朱棣听着王景弘的汇报,眉头逐渐皱了起来,因为朱高炽亲自带人走街串巷寻找线索的行为令他感到十分不快。
近日京城到处都在议论朱棣的身世,朱高炽身为朱棣长子,在外面抛头露面带队找线索,很容易让普通人多想,好在朱棣已下令朱高炽、朱高煦不得再随意出府。
听完王景弘的汇报,朱棣对朱高炽亲力亲为的行为予以赞许,然后写了一道准许朱高炽从王府府库支钱的手令,让王景弘转交给朱高炽使用。
一夜无事。
到了第二天,也就是四月初九这天,朱高煦安排好当天寻找线索的事务之后没有出府,大半天都待在书房读《易》,偶尔会到后面的花园走走。
或许是钱多事好办的缘故,傍晚朱高煦便收到了几条极具价值的线索,得知五名行商曾和一伙西北粮商有过几次面谈。
于是,朱高煦马上召集韦贤与马和商议对策,让二人结合线索,安排可靠的人立即跟进,打探那伙西北粮商的下落,争取明天日落之前找到那伙人。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