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试探(上)(第 2/4 页)
朱高煦拿不准朱元璋的心思,只好继续阐述他的“理解”。
“孙儿觉得,公车上书民不畏官之策,是一个以百姓监督官员,以求吏治清明的良策,如《大诰》规定……”
“皇庄盐铁充盈国库之策,需要结合四民纳税来说……”
“义务兵教文武并立之策,是说义务兵役与义务教育,以及文臣武将分立并重之策,所谓义务兵役……”
“……”
看着眼前侃侃而谈的乖孙子,朱元璋如获至宝,满心欢喜,以他的见识,自然能分辨出朱高煦所言并非胡言乱语,而是真正的治国理政之良策。
如果不是神仙点化,那么朱高煦背后之人必然有着超越时代的极高见识与眼界,否则怎能拿出此经国济世六大策?
此外,朱高煦当下的表现太惊艳了,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不仅思路清晰,而且有理有据,简直就是从史书之中走出来的少年英才。
朱元璋不相信有人能在短短的数年间,在布满眼线的皇城里把朱高煦培养成如今这个样子,如果此人真的存在,并不为他所知,那么此人一定是神仙中人!
要么,朱高煦就像朱元璋“脑补”的那样,真的在梦中得了仙人点化,否则他怎会从小就能得到神童美誉呢?
朱元璋以前当过和尚,知道禅宗有顿悟之说,最著名的例子便是禅宗六祖慧能大师,顿悟虽神异,却又真实存在。
此刻,朱元璋亲自给朱高煦递了一支笔,他已经不在意真相如何,而是在思考如何运用这些有价值的东西。
“饿了吧?”朱元璋慈祥的笑道。
朱高煦答道:“孙儿不饿。”
他知道朱元璋是极其疼爱子孙的皇帝,眼见对方终于流露出如他前世爷爷那样慈祥的笑,暗暗松了一口气。
“乖孙子,咱记得你喜欢吃桂花糕,是也不是?”朱元璋竟然憨笑道。
朱高煦微微一愣,见朱元璋流露真性情,心中颇为感慨。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