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百章:巡抚制试点(中)(第 1/3 页)

    朱高煦通过锦衣卫等情报机构了解到,如今大明有些省的弊病越来越严重,比如他提到的那六个省之中的北庭省。

    该省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汉民人口大量增加的同时,原住民的人口也在增加,双方之间的关系也日趋复杂,偶尔会有小范围的摩擦与骚乱,例如原住民村与移民村的械斗。

    辽东省的情形与北庭省类似,主要也是移民与原住民之间的复杂关系所引发的矛盾。

    朱高煦当然清楚改变民风民俗并非朝夕之功,因此以后朝廷派巡抚到地方可能要待上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

    到时候,若不允许巡抚带自家老小前往地方上居住,就会显得不合人情。

    若准许巡抚带着家人前往地方赴任,那么朝廷应当给巡抚配备相应待遇,如拨款修建府衙等。

    如此一来,巡抚就必然会成为地方上的常驻官员,也是理论上的一省最高主官。

    永乐年间的巡抚,被外派出去办差的时候,每次负责的事务大多不一样。

    朱高煦心如明镜,当将来巡抚成为地方官之后,如何把巡抚的职权正规化,融入到地方衙门体系之中,就成了他必须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巡抚手中拥有令三司忌惮的监察权。

    每隔三年朝廷都会对官员进行考评,巡抚所负责的正是配合都察院,对地方三司官员进行评定。

    此外,巡抚还有节制将帅的职权,可监督军队中的指挥官。

    对朱高煦而言,巡抚就是他用来控制每个省的工具,亦是维护皇权统治的武器。

    巡抚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大明皇帝维护一省的稳定,协同地方三司,保证地方衙门的正常运转。

    “按太祖定下的规矩,倘若地方上遇到要紧事,则由三司联合召开会议共同裁定。”

    朱高煦缓缓言道:“然而,三司长官各有分管,议事时谁也无法绕过其他两司自作主张。”

    “尽管这种制度削弱了地方权势,但弊端同样显而易见,因三司不相统属,凡遇无法界定之事,必然相互推诿,难以办成实事。”

    “此外,有些事务需两司乃至三司协同处理,仅仅转交文书便要耗费大量时日,导致办事时效十分低下,以至于不少地方事务就此被搁置下来,至今也未能解决。”

    “正因如此,永乐年间父皇才会多次派出钦差大臣,以巡抚之职,协同地方三司处理事务。”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骗了康熙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活埋大清朝 寒门崛起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清要完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不是吧君子也防 晋末长剑 蜀汉之庄稼汉 谍影:命令与征服 大唐腾飞之路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希腊神话 机战之无限边境 秘密部队之龙焱 星海王座 大清要完 撩神[快穿] 办公室潜规则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明末逐鹿天下 大汉帝国风云录 冰川天女传 不是吧君子也防 嬉游花丛 木叶之风暴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