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四十八章:婆罗洲不宜为藩王之土(第 1/4 页)

    午宴结束之后。

    朱棣把朱高煦、郑和叫到了武英殿。

    这是郑和回京之后,第一次走入武英殿。

    他发现殿内的摆设与以往区别不大,但在殿内西侧摆着一扇巨大的屏风,其上悬挂着一面超大型的大九洲舆图。

    “此正是大九洲舆图。”

    朱高煦见郑和瞅着巨图怔怔出神,便开口解释道。

    “郑和?”朱棣的脚步停在舆图前,负手而立, 问道。

    郑和躬身道:“臣在。”

    朱棣举起右手,抚摸着图上的南洋海域,说道:“朕问你,南洋何处是锁钥之地?”

    “陛下容禀,若说锁钥之地,当看如何考量。”郑和恭声道。

    朱棣收回手, 颇有兴致道:“说仔细些。”

    郑和拱手施了一礼,接着伸出左手, 指着满剌加与苏门答剌之间的海峡(后世的马六甲海峡),道:“陛下请看,此处对于西洋、南洋来说,皆是咽喉之地。”

    “而满剌加和苏门答剌皆是控制此海峡的重要港口,前者控制南方,后者控制北方。”

    朱棣点头道:“据朕所知,这条海峡自唐宋以来,便是泰西诸国与中华海上贸易航线上的命脉。”

    “陛下所言极是,因此,这条海峡可以算是一处南洋的锁钥之地。”郑和恭声道。

    朱高煦明知故问道:“郑和,你的意思是说,南洋的锁钥之地,不止这一处?”

    郑和躬身道:“殿下明鉴,南洋的锁钥之地,确实不止这一处。”

    他说到这里,把左手从满剌加与苏门答剌之间的海峡移到下面东南方的旧港,接着道:“陛下、太子殿下, 请看,若要由北向南,攻略南洋群岛,那么旧港便是一处中转重镇。”

    朱棣与朱高煦都不是愚笨之人,反而属于那种举一反三的聪慧之辈。

    他们不需要郑和做过多的解释,仅仅从图上旧港的位置,再结合郑和所言“攻略南洋”,就已大致明白了郑和这么说的原因。

    郑和第一次率领的大明船队,出海人数多在两万七八千人左右。

    如此庞大的队伍,仅日常的生活所耗费的物资,便是一个巨大的数目。

    朱高煦曾与户部尚书郁新计算过,以粮食为例,每人一天一升口粮,整个航行按一年半来算,就需消耗掉十五万石以上的粮食,这需要几十艘大船运载。

    正因如此,船队必须要有一个或多个固定的物资转运站。

    一方面存放不急需的物资,减少运输船只。

    另一方面可以为大明使团的主力船队和分往各区的分支船队不断补充物资。

    此外,大明船队出发与返航皆凭借海洋季风。

    如此一来,在船队出海巡洋的途中便需要一个或多个候风停泊地,在那里住上一段时间,等候季风,以便继续前行或者启程归国。

    而且,大明船队出使与勘测的地区很多,除主力船队在主航线上到达一些主要地区外,沿途还要分派出一些分支船队到达其他一些地区。

    为了回归大明本土地区时可以统一时间,也需要建立一个或多个返程集中地。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活埋大清朝 骗了康熙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晋末长剑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我在现代留过学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红楼琏二爷 我的谍战岁月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寒门崛起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世子妃 晋末长剑 沉溺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明末:帝国崛起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斗罗:我成了白月光 大汉帝国风云录 遮天:从太阳之体开始 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斗罗:顶级天赋,开局被小舞告白 红楼琏二爷 我在木叶练吐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