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四十四章:御医改行做刺客(第 1/4 页)

    散朝后。

    武英殿。

    “算算日子,郑和也该到太仓刘家港了。”

    朱棣负手而立,盯着大九洲寰宇图上大明东南沿海的区域,沉声道。

    李兴侍立在侧,恭声道:“奴婢上次奉陛下之命,率领船队护送施进卿等人前往旧港,来回历时半年有余, 如今正值秋季,从泉州北上刘家港,常会遇到逆风。”

    大明东海海区的季风特征是冬季海区盛行偏北风,风向稳定,风力强劲;春季为季风转换期,风向多变,风力较弱;夏季海区多偏南风,大部分时间风力较弱;秋季为季风过度期,过渡期较短。

    朱棣道:“太子回来没有?”

    他让朱高煦多加关注郑和回航的情况,这才有此一问。

    朱高煦奉皇命,早已传令东南沿海各卫所,利用沿江、沿海哨塔观测海上动静,一旦发现郑和船队,立即报告消息。

    李兴刚想回话,朱棣耳边就响起了朱高煦的声音。

    “爹,太仓卫指挥使平安派信使快马来报,郑和率领的船队不日即将抵达刘家港。”

    朱高煦手里拿着一封信,快步走入武英殿,来到了朱棣身边。

    “保儿来信了?”

    朱棣一听是平安派人送来的信,精神为之一振,连忙伸手接过朱高煦递来的信封。

    平安, 小字保儿,他的父亲济宁卫指挥佥事平定,在洪武元年跟随常遇春攻克元大都时战死,朱元璋便收他为养子,令其成年后继承其父之职。

    青年时的平安,曾随朱棣出塞作战。

    洪武末期,朱棣入住东宫后,朱元璋把勇猛敢战的平安升调入京,任命其为春和殿殿前守卫。

    朱棣继位之后,为了掌控太仓,便把心腹干将平安调为太仓卫指挥使,令其负责太仓一带的军事。

    明初,额定太仓卫漕船一百三十五艘,每艘船十一名士兵押运,军运漕粮时常常“趋驰十万兵”,声势浩大。

    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命令在太仓南码头兴建运仓,建成仓房九百一十九间, 贮存朝廷的粮食。

    当时的苏州府, 负担了全国十分之一的税赋,而太仓又负担了苏州十分之一的税赋。

    且太仓的造船业尤为发达, 在太仓武陵街有两条巷子叫作“铁锚弄”,专门为船场生产铁锚,大船的铁锚重几百斤,甚至几千斤。

    太仓富甲天下的财力和物力,为郑和出使海外提供了雄厚的物资支持。

    郑和船队的粮船、战船多产自太仓刘家港所在的苏州府船场。

    和京师宝船厂制造六、七千吨的豪华大船只不同,苏州府船厂主要以建造战船出名,特别是二、三百吨的中小型战舰,船头斗盖用坚硬的木头做护围,遇到盗贼就将石碇绞在船头,以便冲撞敌船。

    许多快船上配置了砍刀、钩镰、标枪、弓弩、飞镖等冷兵器,还装备了各种火器、如火枪、火球等。

    历史上,从洪武初期至永乐中期,大明朝廷平均每年经由太仓刘家港的海运漕粮就达两千八百万石以上。

    朱棣把平安安排在太仓卫,可见对平安的器重与信任。

    “算算日子,眼下这时候,郑和率领的船队估计已经驶入刘家港了。”

    在朱棣低头看信的同时,朱高煦补充道。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活埋大清朝 晋末长剑 我在现代留过学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红楼琏二爷 我的谍战岁月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寒门崛起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世子妃 晋末长剑 沉溺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明末:帝国崛起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斗罗:我成了白月光 大汉帝国风云录 遮天:从太阳之体开始 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斗罗:顶级天赋,开局被小舞告白 红楼琏二爷 我在木叶练吐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