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八十二章:下西洋的序幕(下)(第 1/3 页)

    “启禀陛下,臣有一言,要反驳桂御史,请陛下恕臣不敬之罪。”

    监察御史解纶出列说道。

    “朕恕你无罪,说!”朱棣应允道。

    “禀陛下,禁海令虽有优点,但并非毫无劣处。”

    解纶侃侃而言道。

    “历来沿海渔民多以捕鱼为生,很少涉足传统耕种,即便种植农作物,也是以蔬菜瓜果为主,缺乏大规模种地的经验。”

    “大明建国之初,尽管朝廷鼓励内迁的渔民们垦荒,可这些人大多缺乏熟练的垦殖技术以及趁手的垦殖农具,甚至有些内迁后的村落出现了食不果腹,饿殍遍野之惨剧。”

    朱高煦认得解纶,此人是解缙的长兄,性情刚直,忠厚老实,也是朱元璋当年亲自选拔的监察御史。

    “在此情况下,有些活不下去的渔民被迫成为流民,而有些胆大妄为者则去勾结海上残余的贼寇,摇身一变成为了新的海寇。”

    解纶咽了一口唾沫,接着说道。

    “此外,禁海令对本朝海上贸易打击巨大,宋元时期海上贸易被许多商人称为‘海上丝绸商道’,虽然那时朝廷是最大的贸易主导者,但最具活力的却是民间贸易。”

    听到这里,朱棣眉宇间闪过一抹喜色。

    他假装不懂,故意用请教的口气问道:“解御史所言的‘海上丝绸商道’,是怎么一回事?”

    “回禀陛下,海上贸易古已有之,唐代时逐渐兴盛,至两宋时达到了过去不曾有的巅峰。两宋对外征战不行,但发展经济却颇有章法,海上贸易能给朝廷带来丰厚收益,又不用担心从民间百姓手中盘剥而激发叛乱,因而积极支持,长此以往,便形成了稳定的海上对外贸易丝绸瓷器的商路航线,因起源于汉代国内通往西域的丝绸商道,故而被民间商人俗称为‘海上丝绸商道’。”

    朱高煦知道解纶说的确实有道理,不由得对此人高看了一眼。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两宋的富裕与海上贸易密切相关,尤其是南宋建立小朝廷之后,在面对金人和蒙元人的连番打击时,却得以苟延过百年的原因之一,便是依靠频繁的海上贸易获得了巨大的利润。”

    “蒙元虽不像南宋小朝廷那样将海上贸易当成朝廷的财政支柱之一,却基本上延续了宋时海上自由贸易之策,故而海上贸易依然盛行。”

    解纶接着说道:“臣以为,太祖皇帝实行海禁的出发点,乃是抗倭,并非是要切断沿海百姓的谋生之路。”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沿海百姓出海贸易的谋利之路被禁海令所毁,这也让朝廷损失了巨量的海贸税收。故而,臣赞同陛下开海之策,准许民间商人出海贸易!臣另求陛下设立市舶司,加征海贸关税。”

    朱高煦知道朱元璋出生贫民,靠着一帮农民出身的淮西兄弟起家,虽说通过层层磨练最终建立大明,然其仍旧无法摆脱骨子里那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不是吧君子也防 活埋大清朝 晋末长剑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蜀汉之庄稼汉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的谍战岁月 寒门崛起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沉溺 希腊神话 机战之无限边境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撩神[快穿]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大汉帝国风云录 明末逐鹿天下 办公室潜规则 不是吧君子也防 全唐诗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世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