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五十九章:王氏(上)(第 1/4 页)

    原来说话之人,正是生得一副和气生财脸的白金福。

    见众人闻言后选择了沉默,朱高煦微微皱眉。

    他心里很清楚,按照世人接受新事物的历史经验来看,对金钞持怀疑态度的,绝不止白金福一人。

    白金福名下有银店,涉足金融,金钞的价值对其经营影响巨大,他站在自身角度考虑问题,也是在所难免。

    于是,朱高煦稍作思量,便开口宽慰道:“白掌柜多虑了。试想,此金钞精美绝伦,内嵌金丝,更绘印当今天子圣像,其价值何止百两银?谁又敢毁坏之?”

    “帮主言之有理,或是在下多虑了。”

    见四海商帮的帮主发了话,白金福不敢再多言,立即面露尴尬,恭敬的回了一句。

    在场众人都是久经商海的各行代表,岂会看不出朱高煦对新币的支持态度。

    其余几人见状,便纷纷附和,表达了对金钞的信心,决定派人去兑币,响应朝廷推行新币的政策。

    片刻后,朱高煦故作神秘的低声道:“听说,往后朝廷还会推出仅限皇家银行兑付的汇票,用于巨额的大宗交易。”

    他担心众人听不懂汇票是什么,又进行了一番解释。

    众人听后,皆眼前一亮。

    朱高煦所说的用于巨额大宗交易的汇票,不就是巨额银票么?

    北宋初年,四川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银票铺户”,而后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纸币即银票随之问世。

    元朝以使用银票为主,明初承元制,洪武年间发行的“大明宝钞”用桑皮纸为钞料,一贯钞高一尺、宽六寸,是中国最大的银票。

    朱棣秉政主持的新币推行之后,虽然金钞取代了旧的宝钞,但它的名字仍叫“大明宝钞”,民间对其口语化的称呼,大多还是叫银票。

    可是金钞的最大面额为壹佰圆,即等同于百两银,若是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巨款交易,仍然携带不便,而且容易被歹人盯上。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晋末长剑 活埋大清朝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在现代留过学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的谍战岁月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寒门崛起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不是吧君子也防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清要完 撩神[快穿] 星海王座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大汉帝国风云录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不是吧君子也防 办公室潜规则 诸天机缘从吞噬开始 佣兵1929 明末逐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