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十四章:利弊书(下)(第 1/3 页)

    “即便那时燕王深明大义不做抵抗,其余藩王岂甘心引颈受戮?”

    “假使削藩顺利,朝廷铲除了各路塞王,届时何人可镇守边疆?若外族趁机入侵,华夏大地必将生灵涂炭!此弊二也。”

    “若外族没有入侵,削藩之后,朝廷定会禁藩,如此塞王将不复存在,时日一久,边疆必乱,此弊三也。”

    “反之,若朝廷削藩失败,有藩王击败朝廷,登上帝位,建立新朝,此例一开,后患无穷!”

    “为杜绝后世重现此事,新君定会极力施行藩禁之策,彼时塞王不存,新君为保边疆安稳,只好变易制度,新立守边之制,其利弊难测,此弊四也。”

    朱高煦说的十分在理,藩王守边确实好处很多,但是有几个藩王真正能做到恪守规矩,不违法乱纪,服从朝廷调度?

    嗣君倘若镇不住拥有兵权的塞王,那么藩王之乱必然会发生!

    朱元璋心里其实明白,仅靠塞王守边,非长久之计,故而他也一直在寻找和培养忠诚且有将帅之才的人,去分担塞王的守边之责。

    不过,藩王守边,于国于民皆有好处,大明根基薄弱,需要藩王代替皇帝增加对民间的影响,监督和控制地方官员。

    就算将来新君被奸臣蒙蔽,可祖训规定这种情况下,允许藩王带兵入京以清君侧,匡扶社稷,为后世树立典范。

    假如真有那一天,有藩王清君侧后赖着不走,大明还是朱家的大明,又有何惧?

    可是,建言书接下来的内容,令朱元璋露出了一丝震撼的表情。

    “且不论日后发生何事,朝廷终将实施藩禁。而藩禁之后,诸藩必会遵从繁衍之本能而育后人,若以一子生五孙算,十六载为一代,百载之后,本朝宗室将超过三十万人。”

    “届时,朝廷要供养三十多万不事生产之宗室,而三十多万人仅一日口粮便需百万斤,一月便是三千多万斤,朝廷财政何以支撑?天下官员及百姓又会如何看待此事?大明国运是否从此骤降?此弊五也。”

    如果说宗室人口问题朱元璋从来没有考虑过,朱高煦是不信的。

    过去就有官员上书劝过朱元璋,但他大概不以为然,觉得有些危言耸听了。

    但历史上的朱元璋一定没有太过重视这件事,他或许觉得自己的子孙后代不可能废物到连一点进取心都没有,全指望朝廷发钱发粮供养。

    可惜,朱元璋低估了人类的惰性与贪婪。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晋末长剑 骗了康熙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活埋大清朝 我在现代留过学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的谍战岁月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寒门崛起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不是吧君子也防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清要完 撩神[快穿] 星海王座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大汉帝国风云录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不是吧君子也防 办公室潜规则 诸天机缘从吞噬开始 佣兵1929 明末逐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