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70章 致爱丽丝 (求订阅)(第 2/4 页)

    周副院长的朋友打开琴房的玻璃门,就告辞离开了:“我还有事情,就先走了。”

    李小白和周副院长走进琴房,李小白坐在钢琴前,随手在黑白分明的琴键上弹奏了几个音符,试下音色。

    周副院长找了个位置坐下。

    李小白准备弹奏他准备的钢琴曲《致爱丽丝》。

    这首钢琴曲是贝多芬为数不多的钢琴小品之一,在前世流传度非常的广泛。这首曲子虽然在高度上比不上贝多芬创作的那些交响曲, 但在流传度上却非常的高。

    《致爱丽丝》原名《a小调巴加泰勒》, 曲调柔美动人、短小精致, 是作曲家贝多芬在1810年创作的一首独立钢琴小品。

    这首曲子是贝多芬献给特蕾莎作为纪念的作品。该作品在1867年被后人所发现,后收录在《贝多芬作品全集》第25卷的补遗部分59号。

    其实这首曲子出现的非常曲折。

    在1808-1810年间,年近40岁的贝多芬教了一个名叫特蕾莎?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

    有一次在心情非常愉快的情况下,贝多芬写了一首《a小调巴加泰勒》的小曲赠给特蕾莎(“巴加泰勒bagatelle”的意思是小玩意儿),并在乐谱上题写了“献给特雷莎,1810年4月27日”的字样。

    之后,这份乐谱就一直留在特雷莎那里,贝多芬没有自留底稿,因此,他去世后在其作品目录里都没有这首曲子。

    直到19世纪60年代,德国音乐家诺尔为贝多芬写传记,在特雷莎?玛尔法蒂的遗物中才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

    1867年,诺尔在德国西南部的城市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把原名《致特蕾莎》错写成《致爱丽丝》。

    从此,这首钢琴小品开始以《致爱丽丝》的名称在世界上广泛流传,而原名《致特蕾莎》却被人们忘记了。

    这首曲子形象单纯技巧浅显,显然是为了适合于初学者的弹奏程度。发表以后,不胫而走,在前世几乎成为初学者必弹的曲目之一。

    《致爱丽丝》以回旋曲式写成,环绕基本主题,有两个对比性的插段,其一是带有莫扎特风格的明朗、欢乐情绪的音调,在f大调上呈现;其二则建立在低声部的6 音持续音上,色彩暗淡,节奏强烈,表现了孩子气的烦恼情绪。

    但这两个插段都比较短小,通过一连串的快速音型很快又引回到开始时那个朴素的旋律,从而构成一个表贝多芬是集西方古典乐派之大成,开浪漫乐派之先河的伟大作曲家。

    人们都比较熟悉贝多芬的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和歌剧等大型作品,但是,他的为数不多的器乐小品,也同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钢琴小品《致爱丽丝》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首。

    李小白轻轻舒了一口气,他的手轻轻触碰琴键。

    音乐的符号如同流水一般,音符在他的指尖旋转跳跃。

    甜蜜而温柔。

    周副院长的表情微微一变,他看着坐在钢琴前演奏的年轻身影,忽然对下午的乐器大赏莫名有了信心。

    “或许,可以一雪前耻!”

    渐渐的,周副院长轻轻的闭上了眼睛,内心因为之前被李小白气的躁动的心情,此刻正在逐渐的平息。

    就在周副院长闭上眼睛陶醉在琴音里的时候,琴房的门口忽然出现了一道黑色影子,那是一个披散着卷曲长发妙龄少女的身影。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刺青 攻玉 上瘾 仵作惊华 顶级诱捕公式 甜妻 文物不好惹 白色口哨 雪意和五点钟 敬山水 漂亮朋友 理我一下 小蘑菇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娇瘾 猫咪的玫瑰 杀死那个白月光 天之下 神颜主播又封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