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碧筒饮(第 2/4 页)
提起吸管,在人们的印象中应该就是现代的东西,古代哪有这个,最多能用麦秆作为吸管。
事实也是如此,吸管的英文为straw,字面意思是麦秆、稻草。直到1888年,美国人马文·史东借鉴烟卷的形态,设计出了纸质吸管。
实则不然,早在唐代就有习吸管存在。
只是不同于现在的一根根吸管,那时候的是吸管杯。
他在博物馆就见过一件唐代卧鸭式吸杯,外形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卧鸭,双足为底,吸管藏于体内,并通着鸭头里的短管。
使用时,对着鸭子嘴一吸,酒液就会流入口中。
既是一种酒具,更是一种玩具,完全可以活跃席间气氛。
其他类似的吸管杯,同样不在少数,瓷器、铁制、金银器,各种材质的应有尽有。
然而要说其中集大成者,应当是以荷叶和荷茎为灵感的“碧筒饮”,也是他面前放着的吸管杯。
茎叶管身栩栩如生,仿佛是刚采摘的花叶,直接凝结而成一般。
空心的荷茎同时兼具手柄和吸管两项功能,当使用者拿起这个杯子,便可以通过这根连着花朵容器底部的花梗,喝到里面盛放的液体,不仅外形的设计独具匠心,而且巧夺天工。
当然那得是等到他清理干净,重新恢复它的本来面貌。
至于现在……
满是污垢,说是被人丢弃,埋在土里几十年挖出来的旧瓷器都有人信。
杜康想的是另一个问题,碗碟表面光滑,没有死角藏污纳垢,人们可以轻易洗刷,但这个吸管呢?
荷茎做为手柄,其中的中空通道做为吸管弯曲曲折,该怎么清洗里面的污垢,不会是直接用清水冲涮一下,就算完吧。
那样的话……
想想长年累月积累在其中的污垢、水垢,他只能称赞一句心真大。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