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未来大略,气运之基(第 3/4 页)
有城隍爷撑腰,李隆雄心壮志,他要抹平季汉的遗憾。
“有荆益之地,到时您完全可以稳坐泰山。内修政理,交好友邻,待机而起。无论是直取中原江南,还是攻略秦川和秦王决战,都是您说了算。”张定安越想越对,狠狠地对着空气握拳挥动了几下。
他现在对李隆充满了信心,原来自家主公早就将天下装在了心中,其他枭雄还在想着如何称王称霸,作威作福时,李隆已经考虑如何定鼎统一了。
其实在平时的一些表现中,张定安就看出了李隆的不同凡响,无论是他独树一帜的操练兵法,还是骨子里那股对民生的重视,无一不展示了他的才能。
到李隆开始据有郎陵,并向外扩张开始,又展现了他的大志。
如今以一郡之地立国的小国不在少数,占据两郡开国称伯称候的更是比比皆是,就连黄虎也会称个荆南伯,可李隆没有。
在没有足够的地盘和实力匹配之前,李隆宁愿不要这个名爵,称个伯侯又怎样,徒然惹人笑话。
只是张定安还是有些忍不住问道:“主公有意何时立国?如今天下大势,您只有早日建章立制,才能让底下人心彻底归附啊。”
李隆知道张定安是何意,现在无论是周边邻州,还是天下各地的消息,最多的就是谁谁称王,谁谁称公。
百国林立,如果还奉着一个节度使的名头,在外人看来难免有些上不了台面。
一是底下民众没有归属感,二是他这个节度使体系内的官员得不到更高的册封,如果上面的老大都没爵位,下面的人又谈何追求。
张定安所提,李隆早在打下永山时就想过,到底要不要先立个荆南国,可城隍庙祝却传达了神谕,暂时不行。
不是生硬的命令,而是解释了原由,最根本的还是气运之基,立什么名号的国继承什么样的气运根基。
从古至今,国名来由无非就是以下几种: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卦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发迹之地或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寓意吉祥。
在人道发展一些年头后,国号通常不再新取,除非是大一统,皇帝以无上伟业建立新国。
但主要的国号取名还是根据创建者原有的爵位,或者创建者政权包含的区域。
这其中的学问可就深了,可以根据州郡之名取国名,也可根据当地历史上的叫法取国名,可最为正统的却是取古国名。
有的统治者根据自身喜好取名,对于国名不甚重视,取得名字往往贻笑大方。
被人笑一笑都还没什么,关键是随便取名的国家往往国运不会长久,旋起旋灭都是寻常。
这里面就涉及到了气运,国名不好国运也不行,气运根基撑不起新国。
比如李隆如果以起家之地的郡名建立郎陵国,那郎陵国的国运就不会短,只要国家不是太大,起码也有三代基业。
因为郎陵是古名,从三千年前出现郎陵国开始,郎陵一名就未曾改过。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