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世界规则偏向,火力压制(第 3/4 页)
为什么说回回砲是投石机里的巅峰,就是因为威力不同,普通投石机投出的石弹最多几十斤,回回砲起步近两百斤。
而且这还有不断优化的空间,将来三百斤四百斤都是可以触摸的目标,毕竟他的记忆中发展到巅峰的回回砲,曾在欧洲射出六七百斤的石弹。
其实李隆也奇怪过,为什么元衍界人道数万年发展,王朝轮回打了不知道多少场战争,怎么一个配重式巨型投石机都没发明出来。
可等李隆想到回回砲是蒙古人发明的后,他明白了,这回回砲是中西文化碰撞才产生的结晶。
那元衍界去哪找西方文化交流,此界夏人独立于世,并无金发碧眼的西方人存在。
当然,世界规则的偏向性也注定元衍界无法发展多高明的科技,比如火药。
一硝二磺三木炭的口诀,相信看过几本小说的人都知道,李隆也不例外。
这黑火药的成分质量比知道了,耗费一点时间精力怎么也能研制出来。
在他亲自监督下,工匠只用了三天就造出了黑火药,并将之应用。
可结果是,除了制造的信号弹、小烟花之类的东西能用,其余的什么做抛射手雷,完全行不通。
点燃了根本不炸,就仿佛有一种奇特的规则限制了火药的发展,它能存在,但不能展现出相应的威力。
不然这区区桂阳城,他安排人直接掘地道在墙根埋几个棺材,再现棺材火药炸垮城墙不是很简单的事。
得益于接触的超凡力量比较多,加上陈尧给他的解释,李隆明白了这是世界规则的限制。
在元衍界发展科技是没前途的,基础物理规则已经锁死了,除非绝天地通,灵气消失,不然超凡规则始终占据主流。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陈尧没有直接分身下场争龙的原因,现代科技的底牌太少,火器这一最大金手指不能用,下场了可能还真不一定能干过土著。
当然,陈尧自己也没想到神道的进展如此迅速,有如今的修为保驾护航,起码分身争龙获得的好处不会亏。
有利有弊,所幸他的手段比较巧妙,李隆经过多年影响,不大可能脱离他的掌控,给他带来的好处也不会少。
一颗颗巨石砸入城中,所到之处无不化为齑粉,人力莫能挡之。
声如雷霆,人心惶惶,维持秩序的郡兵自身都难保,又哪里能顾得城内周全。
加上郡尉刘三的有意放纵,在回回砲轰击之下,桂阳城混乱一片。
要不是黄虎亲自坐镇,还有解阳亲自带人上街安抚,可能此时人心已经垮了一半。
这也是李隆有意为之,桂阳城池坚厚,就算轰击城墙也难以短时间起到很大效果。
还不如用存量不多的石弹,先动摇城内人心,城破往往不是城守不下去,而是人守不下去了。
“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这句蓝星襄阳之战的形容,正好可以用在此处。
在强大的“火力”掩护下,辅兵们填埋护城河的危险性大大降低,城头的士卒第一次面对回回砲,大部分人根本不敢反击。
一个个都缩在墙角瑟瑟发抖,要不是吴台四处整顿军心,可能连稀稀拉拉的箭雨都不会有。
李隆自诩王师,自然不能用普通民夫来扛沙袋填埋护城河。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