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信大势,南狩(第 2/4 页)
放在平时自己求取,往往捐上白银百两,也不见得能求到开光之物,昭觉寺的僧人说了,这要与佛有缘。
其实很多香客心中就会吐槽,凭什么贵人来了,就与佛有缘,这佛难不成还看俗世间的权势?
在大殿之外苦等的黎大有心中亦是如此想,他当然不是腹诽佛祖,而是腹诽昭觉寺的那些贪财僧人。
黎大有家中不算是什么富裕,最多是殷实之家,平常就往返城乡之间,做点土菜生意。
杭州府的富人长年锦衣玉食,偶尔吃一回乡间野味,觉得很新鲜,这样反倒是养活了类似黎大有这样的人。
越国地处江南,土地肥沃,粮食一年两熟到三熟,可这并不代表家家户户都能有田产。
世家郡望,县豪乡绅,对于土地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各种手段下兼并田亩很严重。
黎大有要不是发现这么一个商机,哪怕身处富饶的江南,也和大部分百姓一样,只能混个面黄肌瘦的“温饱”。
越国建立时,并未对原有的阶层进行大洗牌,所以穷者恒穷,富者恒富,一如大虞年间。
三年前,黎大有就已经三十岁,老父母因病离世,只留他独自一人。
一间茅屋,两亩薄田,时不时上山打些野味,单身汉的日子倒也能活下去,毕竟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不过黎大有还是有些不顺心,一是没老婆,二是他心中始终有个疙瘩。
疙瘩就是他爹娘一生信佛,可临了患上重病,佛祖却没能挽救他们。
关键是爹娘还留下遗愿,让他继续信佛,说能给来世带来福报。
当时黎大有就有些不忿了,不过父母之命不可违,更何况是遗命,只能是骂骂咧咧按时去乡间的一座佛庙去上香。
次数不多,初一和十五,仅仅这样已经让黎大有够心疼的了,香油钱不强制捐,你香烛总得要买吧。
也许真是父母和佛祖庇佑,他在一次上香途中,遇到了几个来乡下探亲的“城里人”,他们在那讨论土鸡土鸭多好吃,山中的野菌野菜多鲜香。
本来只是无意间的谈论,却被黎大有记在心底,他别的本事没有,上山采菌甚至打几只野兔都不在话下。
于是乎,黎大有开始奔小康,他的菜在杭州城的销路很好,很是攒下几个本钱。
三年下来,黎大有不仅建了一座小院,还取了老婆,这不连孩子都怀上了。
昭觉寺,黎大有做“生意”时路过了不知道多少次,每次都要半是羡慕半是不屑的在心底骂人冤大头。
谁料,今天黎大有自己也要当一回冤大头,只为了那还没出世的孩子。
他家婆娘和黎大有一样,也不信佛,但听黎大有说得到生意点子的来由后,觉得肯定是佛祖庇佑,逼着黎大去最有名最大的昭觉寺拜佛。
保佑生产顺利,保佑母子平安,这个时代的难产率很高,生孩子就像走鬼门关。
富人从怀孕开始就有人全程养护,而穷人只能看命,最多加上现在黎大有这种,祈祷神佛庇佑。
黎大有跪倒在大殿外的广场上,双手合十,吐槽归吐槽,涉及到妻儿,他的心还是无比虔诚。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