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班师回朝,称公称王?(第 2/4 页)
“哦?公子可有见教。”其他人不敢怠慢,即使世家子这话显得突兀,也没人会去当面反驳。
不提人的阶层高低问题,出身世家看到的东西肯定更多更广,他们自然知道这点。
“咳咳,既然你们诚心请教,那我就稍稍说一下。第一,在古夏版图上荆州不处于四角和中原,说得好听是用武之地,说得不好听是四战之地。既没有四角之地的山川之险,有没有中原的庞大的战争潜力,如何能贸然称王高调行事。
第二,历史上最强的古楚,可不是只占据了荆州一州,其版图远胜同期诸国。从气运国运的角度看,楚侯也不会贸然称王,以免根基不稳。”这世家公子侃侃而谈,风姿勃发,令旁人敬服。
有些人没听太明白,想继续请教,可世家子一瞥人群中的一道人影,马上吓得脖子一缩,远离了现场。
也是,国君班师回朝,玄衣卫异闻司怎么可能不下狠功夫,这道旁满满当当的人群里不知道有多少暗探。
虽然楚国没有明令禁止私下讨论国家大事,可这世家子贸然宣扬未定之策,必然惹上面不喜,到时被玄衣卫备案,进入仕途可能就有污点。
“来了,来了,我看到大军了!”人群中突然掀起轰动,回朝大军出现了。
与此同时,潭州城内留守的文武百官适时出现,他们有序排列在永宁门之外。
永宁门,即潭州城北门,取楚国永昌安宁之意,这也体现了李隆收拾河山,再造太平的志向。
“哒哒哒。”这是踏着整齐步伐的大楚士卒,他们外面套着黄色披风,里面是黑色玄甲,精神面貌昂扬向上。
最前面的当然是精兵中的精兵,一个个体型高大壮硕,散发出经历过血战洗礼的肃杀之气,每个人都气概豪迈,是名副其实的精卒悍将。
“大楚威武!”有民众热烈欢呼道。
“虎!虎!虎!”楚军士卒沉声回应,激起更多人的欢呼。
所有的百姓都激动起来,这是他们楚国的子弟兵,是这般强悍,给他们带来深深的安全感。
“参见楚侯!”一排排道旁百姓恭敬地跪了下去,他们此刻的心境和李隆刚入主时完全不一样,他们已然是楚人,已然有了君主。
李隆的国候车驾缓缓前行,他本人也时不时露面回应百姓们,直到永宁门前,留守的文武百官迎了上来。
领头自然是监国李呈,后面是内阁成员以及六部头头,不等李呈行礼,李隆连忙下车上前对着李呈一礼道:“这段时间辛苦父亲了。”
没办法,李隆没儿子,外出征战只能让自家老爹代为监国,不然让谁操持大权他都不放心。
“消瘦了不少,你娘很想你。”李呈眼眶稍稍有些红润,但他还是言辞不多。
李隆也十分理解李呈,搀扶住李呈的手臂,一边朝城内走去一边接见大臣。
能在这时问候李隆也只有真正的楚国高层了,管宗、温敏博、孙奇水等人一齐躬身拜道:“臣等拜见君上。”
李隆听出了臣子们的激动心情,他征战半年终于回到潭州,也一样激动,挥手笑道:“进城再说。”
大军凯旋,他们应该享受胜利,享受开疆拓土带来的莫大荣耀。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