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第 2/4 页)
他很感激城隍对他的照顾,只是不明白为何他老人家自从他出生后,就再也不给他托梦了。
其实李隆现在的人道气运庇护还不是特别强,若陈尧想强行托梦示警,自然可行,毕竟李隆不大不小也是个虔诚信徒。
但这样肯定会引起人道反弹,本来潜龙大势就已经盯上了他,信徒黄虎的事情都还没解决。
李隆之前的顾虑也是事实,大规模动兵肯定不可取了,他只能看看能否另辟蹊径。
一声令下,很多懒散不做事的流民乞丐都被驱赶出境,乌压压一片足有上千人。
其实郎陵现在不止这么多流民乞丐,但大部分都被李隆安置了,以工代赈去修路造船等等。
这上千人纯粹是不想干活,只想吃白食的懒汉,哪怕秋收大丰,郎陵的粮食继续足以养活他们,李隆也不惯着都赶走。
……
此时的永山郡同样风云变幻,自从仙鹤观答应出手,振越就调集所有力量想要给郡尉吕高驰找点麻烦。
只是不知为何一直找不到吕高驰的漏洞,赵闫听信手下谋士的建议,想抓紧时间统一永山,于是派赵光远带兵攻打吕高驰。
吕高驰为人正派,不仅善于练兵甚得军心,而且有有朝廷大义加持,是大虞正式任命的从五品郡尉。
所以永山郡城以北诸县都听从吕高驰的命令,就算有的县令辨不清郡守寇文德的暴亡真相,也不会背后捅吕高驰的刀子。
一个郡丞没有朝廷命令就想讨伐郡尉,哪里有那么容易。
赵光远除了占据一个先发优势,打了吕高驰措手不及攻占一县外,就顿足于洮阳县城之下不得存进。
吕高驰带兵有方,哪怕军力远远少于赵光远,也得以凭借最后两县顽抗。
永山郡可不是郎陵,没有陈尧的庇佑,粮食收获非常一般。
治平年间王成天和曲幽联合起来将永山犁了一遍,永山郡人口大减,这些年虽有所恢复,也达不到鼎盛时期。
人口少有人口少的好处,多的是地方给你种粮食,多年下来倒也有些积蓄。
但只要动兵,那后勤消耗就是粮食堆成山也不够用,更何况长途跋涉攻城一方的后勤压力本来就大。
赵家扎根永山久是久,不过也就仅限于郡城一带,最多郡城以北诸县不会反对他当家做主。
而在吕高驰占据的三县之地,没有朝廷的圣旨,很多乡绅并不买赵家的面子,不愿意提供粮食。
五千大军长期困顿于洮阳,突袭拿下一县的喜悦早就没了,就连赵闫也是书信中催促赵光远,粮食要顶不住了。
关键是赵闫还暗示赵光远的兄弟有些不安分,时常当着大夫人的面讨论这次的出兵问题。
赵闫在得赵光远之前,一个子嗣都没,可自从赵光远诞生,就仿佛打开了什么机关,接连纳的几个小妾都为他生下了子嗣。
甚至赵闫的正妻,也就是大夫人还亲自接过两个抚养,为了她养大的这两个孩子,大夫人也不再去寺庙吃斋念佛,而是开始收拢一些权力。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