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事端原委,怨天尤地(第 3/4 页)
秦川虽未育有子嗣,无法理解这份情感,却也能感受到些动容。
“这样,你家里有什么秘密、什么宝物,自己藏在心里便可。”
稍作思忖,秦川再次出声说道:
“只需要告诉我,此次出手将你关押,严刑拷打之人,是个什么来头?”
“若是事有可为,我会尽力救你出去。”
“若是不可为之,日后刘伯钦得了机缘、有了本事,想要寻仇,也好有个去处。”
其实关于机缘之事,就算老者不说,秦川也已经猜了个七七八八。
就双叉岭那个鸟不拉屎、一年见不着两回活人的破地方。
除了唐僧过境,还能有个什么机缘?
虽然不知道这一家凡夫俗子,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
不过秦川自是不大在意。
以金蝉子如今的修为进度,等到过双叉岭的时候,还不知道谁救谁呢。
眼下最要紧之事,是取得刘伯钦地信任,扶持他做卷莲门话事人。
如此才好让金蝉子,从繁杂的门派事务之中,解脱出来。
听见这番话语,老者面上,显然有几分犹豫。
不过终究还是咬了咬牙,发了发狠,咬牙切齿道:
“禀仙师,无端扣押小人者,乃是地府第六殿,卞城王帐下的文判官——赵春民。”
“也不知那姓赵的,听了何处空穴来风。”
“待我行到第六殿之时,专程找上门来,要我托梦回乡,让钦儿离开双叉岭。”
阴魂进入地府,都要从第一殿开始,进行一轮又一轮的审判。
十殿阎罗,各自司掌不同的刑责。
犯了哪一殿的罪事,便在哪一殿接受相应的惩罚。
等到惩罚完毕,才可进入下一殿,循环往复。
在这般制度下,那赵判官只要有心,总能将人堵住。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