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七百八十二章 贾珩:薛家的人?哪个薛家?(第 4/4 页)

    少顷,陈潇去而复返,眸光清澈明亮,说道:“我方才问了下,是薛家的人。”

    贾珩拧了拧眉,目中现出一抹疑惑,问道:“薛家的人?哪个薛家?”鴟

    “就是金陵那个薛家,现在去了京城,就住在荣国府。”陈潇目光清冷,回道。

    贾珩心底忽而闪过一道亮光,暗道:“还真是薛家。”

    难道是薛宝琴与其父亲,二人可以说游历南洋诸国。

    说着,快步而去,只见一个姑娘还有几个伙计聚在一起,白腻如雪的脸蛋儿气鼓鼓地嘟起,生气地看向不远处的书吏。

    这时,那书吏面色微顿,看向不远处簇拥着的几个大人物,脸色倏变,继而就是一惊。

    “卑职见过大人。”书吏领着几个令史,连忙快步上前,向着粤海将军邬焘行礼道。

    邬焘脸色阴沉如冰,喝问道:“究竟怎么回事儿?”鴟

    那书吏心头一紧,道:“禀大人,我部水师巡船在海口巡弋,登检客船,查获靠岸船只所带香货。”

    “胡闹!”邬焘沉喝一声,目带煞气。

    这是什么时候了,他前几天还耳提面命,说了几次,最近不好弄什么幺蛾子,京中有大人物南下巡查,这些人耳朵里塞驴毛了吗?

    那书吏闻言,吓了一哆嗦,后背已经沁出冷汗,颤声道:“大人,我……”

    “还不赶快将人的货船给放了。”邬焘冷声说道。

    贾珩面色淡漠,问道:“邬将军,这以舟船水师巡船登检缉私是怎么回事儿?”

    邬焘胖乎乎的脸盘上见着笑容,说道:“永宁伯有所不知,这是按着隆治二十九年的敕令,粤海等地客船靠岸,不得夹带南洋诸国香货,轻者缴纳罚银,重者扣留货船。”鴟

    贾珩皱了皱眉,问道:“自太宗朝以来,于海禁商贸一事,中枢多发敕令,前后龃龉、自相矛盾者不可胜计,据本官所知,崇平三年因南洋诸国进贡提出客船可畅行南洋与粤海,当时诏书允之,当时就再未提及少量香货携带,以走私论处,粤海水师如今奉的什么缉私命令?”

    既然他有意开海兴商,先前就研究了陈汉自太宗朝、隆治朝、崇平朝的敕令,货船与客船还不一样,后者因为陈汉与南洋诸国本身就有文化交流的

    那帮文臣称之为以中华之礼教化。

    邬焘沉吟片刻,说道:“这个……”

    贾珩道:“朝廷对海禁之策,自崇平以来,也从未说过查禁货船后可以赎金担保,这可是粤海方面自行其是的敛财之计?据本官翻阅锦衣密档,粤海水师常有一些官兵以此勒索过往客船,邬将军,如斯陋规,既无敕令可依,又败坏军纪,委实不知粤海方面又要如何?”

    除却东南亚的朝贡体系外,陈汉为笼络友邦,对僧侣、游客渡船往来还是不怎么禁止的,但对走私还是有些遮遮掩掩的查禁。

    不同时期的敕令混乱和畸形,政令复杂,而且广东巡抚衙门也颁行了相关命令,更让人无所适从,而粤海分明是伺机勒索。鴟

    而且粤海将军以及广东的本地士绅和高阶官员,在朝贡之外,同样做着海贸生意,从中逃避市税。

    甚至一些官员向朝廷上疏:“广东海域岛礁众多,缘海之人,往往私下诸番贸易香货,因诱蛮夷为盗。”

    换句话说,这种时废时兴的海禁,恰恰给了一些士绅便利,因为不用缴税,而广东地方士绅家族都有自己的走私渠道,广州市舶提举司遂渐废,反而流失了国家税银。

    其实,朝中不是没有有识之士注意到,海禁有时松绑一段,但并未形成政策的长期效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小老板 江湖三女侠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穿书之女配的分手日常 仙帝重生混都市 明末:帝国崛起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小将军是我心尖宠[重生] 妖尾的文字魔法 北齐怪谈 秦草 晋末长剑 骗了康熙 不许没收我的人籍 这个海贼背靠正义 我爷爷是神罗皇帝 苟出一个盛唐 抗日之幽灵 我在木叶练吐纳 食戟之玉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