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百三十九章 贾珩:总不能空口白牙……(第 2/4 页)

    贾珩说道:“徐侍讲,先点验河库道准备的石料土工,汇总成册,等会儿本官稍微歇息后,要亲自查问。”

    他还要给崇平帝书写奏疏,陈述扬州之行发现江北大营的弊端,以便为将来作铺垫。

    身在江淮,南北分隔,奏疏是不能停了,实时反馈抗洪的进度,尤其是扬州调兵的经过,如果他不写奏疏,别人就要写了。

    神京城,大明宫

    此刻,崇平帝就阅览了贾珩前日在淮安府河道衙门整治一应河官的奏疏,面色微顿,松了一口气,只觉心满意足,好似自己做成了一件大事。

    如果说贾珩在徐州书写的那一封奏疏是,“圣上,我有一个方案,下面是可行性预估,以及这般做的考量。”

    天子一看,可行,朕好像也是这般想的,圈阅照准。

    那么这一封就是,“按以上办理,成果斐然。”

    这就是事前预估,事中反馈,事后评析……要让人有一种充分的参与感,好比看球赛,他某种程度上代入了某支球队,某个球星,粉丝。

    最后干巴巴告诉他一个结果,他自然漠不关心。

    当然,不是任何大臣都能如贾珩一般这样奏事。

    一来,哪怕是普通人的注意力尚且稀缺,统御九州万方的九五之尊,注意力更为稀缺,二来,得正儿八经有实绩。

    崇平帝放下奏疏,目光看向外间的天色。

    “陛下,内阁,军机处,六部九卿、科道的人,都在含元殿等候了。”戴权近前,低声说道。

    崇平帝放下奏疏,道:“摆驾含元殿。”

    自是与一众阁臣共议前河道总督以及河道衙门诸官河道之责。

    含元殿

    此刻,内阁两位阁臣,军机处,六部九卿、科道聚之一堂,心神都在思索着南国大地连绵旬月的暴雨。

    可以说,崇平十五年的夏天,江左之地的洪汛,是大汉朝堂君臣最为关注之事。

    “陛下驾到。”

    随着内监的唤声,崇平帝在含元殿的明堂下的金銮椅上坐下,接受殿中朝臣行礼。

    “诸卿请起。”崇平帝语气澹澹说道。

    下方众臣纷纷拜谢而起。

    崇平帝开门见山,面色阴沉似水,说道:“南河总督高斌畏罪自尽,南河河务陷入混乱,朕以贾子玉总督河道,经其查南河总督高斌,手下河库道、淮扬、淮徐、淮海诸道官员近年以来,通过浮冒、以次充好等诸位手段,贪腐河帑高达七八百万两之巨,致使如今淮南大雨,河堤处处不实。”

    陈汉朝廷哪怕再难也会拨付给南河银两二百万两,如果临时有事还会拨付例项,只求一夕之安,近五年才因为北方久旱不雨,在款项上稍有减少,还为高斌上疏恳求。

    而高斌担任河道总督十年,手中过银之数可以想见,不过这个银两数额只是根据河库道、淮扬、淮扬两河务道的估算。

    而随着崇平帝此言一出,殿中众臣都是心头一惊。

    这要是都像泗州一样……

    不,还有朝廷大军以及两位朝堂重臣坐镇淮安府。

    可天灾之力,岂是凡人可以抵挡的?

    崇平帝见着下方一众惶惧之色的众臣,以一种澹漠的语气说道:“永宁伯已讯问相关河官堤堰、闸坝之虚实,抽调在中原平乱的京营兵马,赴淮扬支援,另招募了军民协助,并以朕所授天子剑与赵卿,共赴扬州,抽调江北大营兵马支援淮扬等地河堤,两人筹措银两,正在抢修河堤。”

    殿中众臣闻言,心头微动,心思稍定下来。

    抽调京营兵马,嗯?调动江北大营兵马?还是和赵阁老一起,这……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北齐怪谈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小老板 沉溺 万历明君 折尽春风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世子妃 风声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谍影:命令与征服 秘密部队之龙焱 红楼琏二爷 重生之民国元帅 沉香雪 大清要完 斗罗之墨竹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