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五百九十三章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感谢书友“瓜田看守”的盟主打赏!)(第 1/4 页)

    翌日,巡抚衙门

    一大清早,贾珩与咸宁公主围着一桌,用着饭菜。

    “先生,昨晚奏疏递送过去?”咸宁公主明眸流波,定定看向对面的少年,问道。

    贾珩拿起茶盅,喝了一口,说道:“一早儿,让刘积贤,派快马以急递送过去的,殿下也抽空写写这些天在民政上的见闻,奏陈圣上。”

    不能光顾着和他……谈恋爱,也得履行好女秘书的职责。

    “先生昨晚四更天,书房的灯火还亮着,也别忙的太晚了。”咸宁公主关切说道。

    贾珩道:“需要奏禀的事情比较多,写了六封奏疏,而且有些也不是三言两语都能说清的,所以写的久了一些。”

    奏疏一共六封,皆是不走通政司的密奏之疏,以锦衣府的渠道进奏御前。

    可以说,将前日所为之事,总结成项,并将自己后续安排以及出于何种考虑,尽数呈报给崇平帝,因为太过详细,加之事项又多,就写了六封。

    第一封,对河南贼寇之乱平定的完整总结,经过前几天清剿余寇,安抚百姓,这场中原寇乱基本宣告结束,算是一封报功的奏疏。

    第二封,提到重建河南都司,关于请封果勇营参将瞿光为都指挥使的举荐,并详细记述了瞿光的战绩,包括但不限于汜水关歼敌三千。

    以上两封,也都是崇平帝可以拿出来给群臣讨论的奏疏。

    第三封,密奏匪首李延庆下落不明,白莲教匪暗中在高岳低下蛊惑扇动等事,同时另派京营步骑之军开赴山东清剿。

    第四封,是对县乡基层的治理和展望,以及对中原之地民变寇乱的思考,成因分析、对策试行,最终采用了六个字“抑豪强,决冤狱”,重典治吏,以平民愤。

    奏疏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从民政、钱粮到狱讼,全面总结地方官吏的治政之失,民为何会反,贼寇为何一起,百姓云起而应?

    写这一封本身也是提前给崇平帝打预防针,省得有人说他在地方行苛虐(士绅)之政。

    第五封,就是对河务的担忧和建言、举措,以及拣派冯太后之侄子冯廉为藩司参议,组织民夫,疏浚河渠,并建言崇平帝派专员巡河,同时在关中等地广植林木,固本存土,对后者引用开国之时工部尚书池景洲的观点。

    第六封,严参河道总督费思明,前河南巡抚周德桢,布政使孙隆、参政江元武等一干吏员,对彼等贪鄙之状,列举罪责,恳请彻查河道贪腐之桉。

    以上六封,自是费了他不少工夫。

    就在这时,刘积贤在外说道:“大人,关守方已被延请至官厅。”

    贾珩问道:“殿下,我先去见见,等会儿,你换上飞鱼服,咱们去巡查河堤。”

    咸宁公主柔声应了下,说道:“先生去罢。”

    贾珩出了厢房,忽而问着刘积贤,道:“没吓到人吧?”

    如他这样的封疆大吏,朝堂重臣,就是一句话的事儿,根本不可能亲自登门访贤。

    提及此事,刘积贤说道:“卑职并未让锦衣校尉去请,让巡抚衙门的书吏延请,倒没见着惊吓。”

    贾珩点了点头,目带嘉许之色。

    来到官厅,一眼见到了大相国寺方丈提及的“家学渊源”的关守方。

    这是位年岁三十五六的中年,面皮略有几分微黑,颌下留着山羊胡,一身浆洗发白的蓝色长衫,面容清瘦,细眉深目,脸上见着意外之色。

    朝廷二品大员,他不是没有见过,但却并未有这等娃娃脸的少年,年轻的过分。

    心头暗暗提醒自己,眼前之人是手握大权的疆臣,连忙从黑漆木椅上起身,面色一整,拱手说道:“学生见过贾大人。”

    贾珩点了点头,伸手相邀,道:“关先生快快免礼,刘积贤,上茶。”

    刘积贤应了一声,奉上香茗。

    寒暄几句。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北齐怪谈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折尽春风 小老板 万历明君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沉溺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世子妃 风声 谍影:命令与征服 秘密部队之龙焱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重生之民国元帅 红楼琏二爷 我家娘子,不对劲 斗罗之墨竹剑 大清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