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一四章 总管天下道教(第 3/3 页)

    心中不舍,赵扩就冲林清玄深施一礼,道:“林师,你是我大宋的护国真人,是我的老师,弟子现在混元甲子法未成练成,你如何能走?还是在宫内多住几日,让弟子尽一尽心意吧。”

    林清玄笑而不语,赵扩拽住赵志言,沉声道:“皇弟快一同劝劝老师。”

    赵志言还未说话,林清玄就摆手道:“你们不必再劝了,陛下,志言早已得我真传,虽然功力尚浅,但指导你修炼混元甲子法并无问题,有他在你和皇后太后修行之道便可由他看护,贫道在与不在已并无差别,陛下静修玄功,如何不懂道法自然,不需强求道理?”

    赵扩老脸一红,心知林师是留不住了,沉声下拜道:“林师,您为我所做甚多,可弟子却无所报答,我所能做的成吉思汗都已做过了,况且恩师您不喜名利我也知道,您应诏前来乃是仁心善念,弟子心中感激,日后会多多依仗皇弟,但是若有国难或难题,还请恩师出手相帮。”

    林清玄在临安皇宫虽然只待了十一天,但是却让赵扩深信洞妙清玄真人乃是天上的神仙下凡或者是修成了陆地神仙的高人前辈,自然是觉得林师出手,天下便没有难题。

    林清玄微微一笑,手中玉柄绞银丝拂尘轻轻一挥,一股柔和之力将赵扩托起道:“此处虽没有外人,但陛下乃是天子,向贫道行大礼如何克当?你放心,陛下如有危难之时,贫道自会前来相助,放心便好。”

    赵扩眼圈微红,哽咽致谢,赵志言也一脸不舍,可是林清玄此行目的已经大成,多待无益,便转身挥了挥拂尘,迈着四方步缓步出宫。

    赵扩和赵志言望着认识那颀长挺拔的身影都感慨万千,一个躬身施礼,一个下跪叩首,都在拜别恩师。

    林清玄离了临安皇宫,除了袍袖衬袋内的“神宵万寿印”和手上的玉柄绞银丝拂尘便什么也没带,感觉自己神功大成后不仅成了天下第一,也给了莫愁一个交代。

    如今为了天下太平,济世救人所谋划的事情更是按部就班的达成了,林清玄只觉得是自己法于天地自然,武功修为也是天下第一,自然便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成若缺,行事合于道理且不刻意苛求,自然多有顺利了。

    回忆起自己近年来行事,斩除妖邪、以大毅力行大功业等等诸事……

    林清玄忽然感觉自己对道家的“无为而无不为”,“为腹不为目”,“知希则贵”,“被褐怀玉”等至理奥义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见解。

    自以为是个高道真人,故作高深,常以高人行事,事事句句皆与凡俗人等眼中高人无疑而同,这才是入了邪道。

    真的得道高人岂在乎旁人眼光?为腹不为目,自己知道天下倒悬之苦迫在眉睫,自然要勉力为之,只求战乱荼毒之苦得以化解,不必为他人所知,所行也会被许多人误解贪图名利富贵,但圣人行事寻常人的自然难以理解,也不必理解。

    于满身污泥中开出莲花,儒释道三教皆以此花为贵,未尝不是勘透了此花之妙义真存。

    南华真人《德充符》有云:“圣人有所游,而知为孽,约为胶,德为接,工为商。圣人不谋,恶用知?不斵,恶用胶?无丧,恶用德?不货,恶用商……眇乎小哉,所以属于人也,謷乎大哉,独成其天。”

    圣人自得出游,把智慧看作是祸根,把盟约看作是禁锢,把推展德行看作是交接外物的手段,把工巧看作是商贾的行为。圣人从不谋虑,哪里用得着智慧?圣人从不砍削,哪里用得着胶着?圣人从不感到缺损,哪里用得着推展德行?圣人从不买卖以谋利,哪里用得着经商……渺小呀,跟人同类的东西!伟大呀,只有浑同于自然。

    林清玄不断地琢磨着这断话,心中感悟颇深,觉得以后不管是全真教还是清玄真人,又或者是洞妙清玄护国真人,又或者大蒙古国师……等等所有的身份都不再重要,自己只是去做该做的事情便是了,不管是杀人还是救人,该杀之人挥手杀之便是,何必管他恩恩怨怨,与谁有仇,该谁惩戒?

    该救之人,信手救治便是,管他恩怨情仇沾染己身。

    该做之事,只如饮水吃饭般去做便是,管他是否沾染一身污垢,满脸烟火,思前想后,乃是说真非真,眇乎小哉,随心所为,才是法于自然,独成其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诡异降临 剑来 惟我独仙 异香 大师兄又出极品了 正青春 仙逆 彼岸之主 知北游 盖世双谐 我的姐姐不可能是丧女 苍穹之上 低调在修仙世界 玄鉴仙族 洪荒之瘟疫漫天 仙宫 神话之后 诸天神藏 谋局 洪荒之截教仙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