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三章 一遇杨明误终身(第 2/4 页)
杨明只觉这次修炼不仅伤势痊愈了,体内真气又增长了两成,就十分欢喜的喃喃自语道:“剩余的要穴玄关很快便能一一攻克了,这蛇王果然非同凡响,一颗蛇胆功效抵得上之前的数十条菩斯曲蛇了。”
功力大进后杨明心中窃喜,在茅草屋取出了自己之前缝补衣物时以蛇牙磨制的针,以蛇皮为线,将巨蟒的蛇皮蛇鳞缝缝制成一幅内甲穿上,感觉轻便自如,且能阻挡寻常刀剑之伤,就笑道:“有了这个鳞甲保护,我爬山万一摔下来也能护住周身要害了。”
第二天早晨天蒙蒙亮后,杨明就收拾妥当,内穿鳞甲衣,外罩破破烂烂的道袍,怀揣肉干,手拿清锋剑就爬上了瀑布上方的石崖,向上攀爬了三四丈就发觉再往上石壁光滑陡峭,再无凹凸处可供攀爬落脚。
杨明早有打算,便运起功力将清锋剑插入石壁,削下一块石头,生生造出了一个凹陷处。
如此杨明就不停的用青锋剑一点一点的在石壁上切割出凹凸处,然后一点一点的向上攀爬。
过了半个时辰,杨明就感觉气力稍有不支,但此时身下已是数十丈高,若失手坠落,便会粉身碎骨。
杨明知道生死只在一瞬间,所以他只能趴在石壁上歇息片刻,然后咬牙继续向上攀爬。
又过了半个时辰,杨明真气再次耗尽,两臂也微微发酸,但看着是上方不过还有一丈多高就能登顶,只得咬牙坚持片刻。
等到爬上崖顶后,杨明站起来四顾而望,就看到山谷内山清水秀,云雾缭绕,外面再是绵延的小山,越往外越平缓,同时也越低矮。
杨明先在崖顶吃了点肉干,然后打坐恢复功力后才从崖顶寻找平缓的路径慢慢向谷外行去。
…
出了山谷后,杨明就看到荒野间不少森森白骨,心知襄阳城外是战场,这几年不知打的如何激烈,这些白骨不是两军战士就是死在蒙古铁蹄下的灾民了。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哎,据说大宋嘉定中兴和兆光盛世几十年国力昌盛许多,也不知道能不能打败蒙古?
郭伯父就在襄阳做守城大将军,我们也有快十年未见了,不如先去襄阳城投奔他,然后在探寻紫霄宫的所在,寻找恩师。”
望着四周都是旷野,杨明就想定了主意,看着日头认清方向,估摸着襄阳城就在西南,便顺着马蹄印向西南而去,准备先进城投奔镇守襄阳城的郭伯父,然后饱餐一顿,再歇息洗漱,之后慢慢打听恩师尹志平的情况,以后还得想着回荷塘村看望爷爷奶奶,爹娘和妹妹。
杨明在九岁的时候见到过郭靖一次,当时郭靖独自一人前来,在荷塘村住了三天才走。
杨明对郭伯父印象很深刻,当时他对自己和妹妹十分亲厚,待自己一家人也如至亲一样。
在杨明的心目中,除了家人以外的至亲就是师父尹志平,其他值得信赖的就是郭伯父和古墓的两位婆婆和龙姑姑。
此时自己刚从山谷出来,对一切都不了解,身无分文,距离襄阳最近,就只能想到去投靠郭靖了。
走到襄阳城时正是下午,杨明入城时看着城门人群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进出的百姓不管衣着破旧还是富贵,不管是挑担步行的还是骑马乘轿的都面带笑容,喜气洋洋,就还有许多拿刀佩剑的江湖人士进进出出。
杨明心头疑惑,就看到城门口有几个乞丐蹲在那乞讨,忽然想起了丐帮。
据说自己的黄伯母是丐帮帮主,这些乞丐在襄阳城九成九都是丐帮弟子了,于是走过去冲着一个年轻乞丐挤出一个笑容,拱手问道:“这位大哥好,小弟家中长辈跟郭大侠和黄帮主都是友人,路遇歹人身无分文,初到襄阳腹中十分饥饿,特来求见贵帮黄帮主跟郭大侠,不知他们二位可安好?”
杨明身穿的道袍早就破烂不堪,看不出颜色形制,他头发乱糟糟,胡须也老长,看着得有30来岁,那乞丐本以为他也是本帮弟子,见他说话做派也像是有门第的出身,不敢怠慢,起身道:“小弟丐帮二代弟子赵六,敢问大哥贵姓,从何而来?”
杨明客气的说道:“小弟杨明,是临安人士,这次是从陕西而来。”
赵六点点头,道:“大哥是何门何派?可有英雄帖?”
杨明一愣,摇头道:“小弟是全真教门下,家师是尹志平道长,倒是没有英雄帖。”
赵六闻言眉头一皱,沉吟半晌,显然是有些不信。
杨明当即打了两招全真拳法,赵六眼前一亮,这才躬身道:“原来是全真教的杨爷到了,您师父是全真教掌印真人,怎么您却沦落至此?”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