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311章 第三一〇章 算计(第 1/2 页)

    从圆明园发来的急报中的内容不多,只有一句话:

    帝崩,国危,师速归。

    林清玄看了以后就知道这条讯息必然是燕京皇宫内的重臣或者军机大臣所发。

    由此可看咸丰之死也必然不是正常死亡,甚至燕京城已经爆发了政变了。

    想起自己一力推行的道君国改制涉及到中华国运,林清玄不敢怠慢,忙起身吩咐好朝鲜事务,命人将睦仁和李熙等送回青牛宫,他自己则飞身离宫,宛如飞鸢般跃向云端,御风而去。

    ……

    在林清玄御风回国的时候,远在汉城西方两千里的燕京紫禁城内却一片寂静,宫女太监也都战战兢兢的待在值守处,太和殿内不断地传出争执之声。

    作为军机处领班大臣的奕带领着军机处重臣将咸丰皇帝的遗体送归皇宫,结果进京后就被东西两宫的原皇后和皇贵妃,现如今的皇太后慈安和慈禧命人圈禁在太和殿。

    然后慈安的姑父,留守燕京的郑亲王、加九门提督的端华已经封锁了燕京,只等僧格林沁带着满洲最后的精锐之师进驻京城,届时就可废除军机处众臣,另立新君,废掉全真国教和林清玄的国师真君大天师之位。

    两宫太后和端华等人筹谋多时,为的就是不能让爱新觉罗家的江山让给林清玄等全真道人,为的就是不能让大清继续推行改制,他们的背后是八旗宗派的力量,也是不希望道人篡权乱国的满蒙贵族的共同愿望,正是因此,才能在林清玄离开燕京的一年多光阴里做出诸多大事。

    太和殿的龙椅上端坐着一个脸色难看的瘦弱青年,正是皇太子载淳,不过他现在确是一声皇袍,神色局促的坐在龙椅之上,无奈的看着大殿上停放的金棺和两侧的军机重臣以及自己左右两侧端坐的两位亲爸爸。

    作为自幼便拜在全真教三大道人座下修行道法的皇太子,载淳虽然没能把国术练出名堂,但是心性修为却还是超乎常人了,是以他的本心是并不想继任为新君,而是想要潜心修道,让大清国按照父皇和师祖爷爷的意愿改制为道君国的。

    可是载淳性情柔顺,不敢忤逆两位亲爸爸,是以只能待在紫禁城内做起了两位太后的提线木偶。

    太和殿内分为以奕和曾国藩为首的满汉军机和以端华、僧格林沁的满蒙军机分庭抗礼,众人虽然都信仰全真教,但是端华和僧格林沁等人却是不想把祖宗家业拱手让人,因此才会在林清玄不在家的时候进行发难。

    奕和曾国藩却是大清朝廷里为数不多的睁眼看世界的人,他们首先是被林清玄感染而转变了思维,后来也知道大清国想要继续维系天朝上邦的地位必须进行改制,可以说就是靠着对林清玄的崇拜,对仙道传说的笃信,这些因素支撑着奕和曾国藩等人包括咸丰皇帝都愿意全力去推行改制道君国的流程。

    不过曾国藩和奕近几年都是在圆明园处理国家军政大事,并不了解燕京内的暗流涌动,加上大天师东去朝鲜后,大清和日本开战,还有西洋诸国参与改革、兴建工业等等诸多大事都要靠奕和曾国藩等人来做,而曾国藩这两年身体不佳,一年中反而有大半年都要住在圆明园南苑养病,所以关于改革的军国大事基本上都是靠奕和李鸿章两人了。

    为了能引进英国先进的钢铁和火枪生产线,李鸿章甚至在去年春天就出发前往欧洲了,目前仍在瑞典盘桓,所以奕等军机处最得力的改革派们人手不足,对于端华等人的诸多小动作也难以察觉,即便察觉也想不到会演变到如今的局面。

    奕正是不明情况才会带着咸丰的尸首回到皇宫,然后被两宫太后和端华等人软禁在太和殿内。

    曾国藩也是抱病前来,在殿中争执了几句就心痛气闷昏死过去,奕冷冷的看着耀武扬威的端华和僧格林沁等人,眯了眯眼睛,道:“先帝遗诏尔等不奉,现在将我等给囚禁于此,挟持皇太子迫其不孝为帝,当真是一帮狼子野心之辈,。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诡异降临 剑来 惟我独仙 异香 大师兄又出极品了 正青春 仙逆 彼岸之主 知北游 盖世双谐 我的姐姐不可能是丧女 苍穹之上 低调在修仙世界 玄鉴仙族 洪荒之瘟疫漫天 仙宫 神话之后 诸天神藏 谋局 洪荒之截教仙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