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第121章:艰难(第 3/4 页)
于是,学差在蒋浩广和苏长庚那里听到关于上官若离、孙氏名声的问题时,并没有记录在案。
他做这差事最是清楚,有人说好,就有人说坏,谁没得罪几个人呢?
是好是坏,他们也会调查,当然,也得看被调查的人是不是懂事。
东溟子煜很懂事,将一个不起眼的布包塞给他,“山上挖的,不值什么,给学差大人补身子。”
学差一听‘挖的’,再感受一下那形状,就猜到是什么了。
上了马车,拿出布包打开一看,果然是一根非常完好的老山参,估摸着得百十来年,怎么也得三、四百两银子。
只是,这么珍贵的东西,就用破布随便一包,是不是太草率了?
殊不知,这人参是空间灵田里最不起眼儿的。
随便挖了一根,用来走关系。
于是,东溟子煜的‘政审’不但过了,还赞誉有加。
其实,考童生报名的时候,就会提交证明材料:亲供、互结和具结。
亲供就是考生基本信息,本人姓名、年龄、籍贯、身材、容貌特征以及祖上三代信息。
互结就是找五位一起参考的考生互相担保,一人作弊则五人连坐。
所谓具结是请廪生提供担保材料,保证考生不作弊且出身清白等。
童生只能证明读书人的身份,秀才才是科考的第一步。
故而,官府会在院试前派学差调察考生资料的真实性。
考生互相担保一般同窗自愿组团,请廪生要交银子,一个县廪生有数,都是乡里乡亲,一般不会拒绝。
东溟子煜是在家自学的,没有同窗。
是逃荒来的,也不认识廪生。
考童生的时候,都是蒋鸿达和吴巡检出面联系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