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二十九章 典礼(第 3/3 页)

    这一点,美国显然是榜样,他们的很多技术都是高校先做出来,然后跟企业合作完成商业应用。在这个过程中,大学也能获得大量收益,从而支撑进一步的科研投入。

    为什么他们能这样做?很大的一个原因是,私立大学的灵活性,以市场为导向,而且有生存的压力。我们不一样,很多大学在办企业,但经费多数还要指着拨款。如果是做一些重大的科研项目,那我们这样的高校体制也许更适合,但如果面向市场,那就不得不重新适应。

    而联合理工大学,就是一次尝试,怎么把高校跟市场联系起来,不能闭门造车,要用实验室里的东西创造收入,变成继续科研的资金。所以,在这一开始就应该确定一个宗旨,科研要摒弃那些无意义的部分,要做就做有创新性的,有实际价值的。尤其是在申请科研项目时,必须严格掌控,这是要起导向作用的。”

    徐柠不紧不慢的说了半个小时,台下众人听的倒也觉得新鲜,很多问题大家其实都隐约能感觉到,现在让徐柠一说就立刻清楚起来。

    国内的高校跟科研机构运作是学习的苏联,是大团队的研发,是很多部门聚集在一块,本质上是为了集中力量攻克大型研发项目,所以后来能够在超算跟国防等重点项目上快速追赶西方。

    而西方的科研是分散式,高校跟企业里有一个个的小研究团队,各自做一个项目,需要的时候很多小团队聚一块,不需要的时候各做各的。

    这样的好处是全面不会有短板,但坏处是难以集中力量。这也是在一些明明西方领先很多年的领域,为什么会被国内迅速赶超的原因。也就是说,一个是重点攻克,一个是全面开花。

    当然,在探索前沿科学的情况下,显然是那种小团队更适合一些。因为西方的前面没有追赶的目标,必须探索新事物,只能广撒网,以增加探索到新发现的机会。

    但是,这种历史惯性造成的影响是很难改变的,就会带来一些问题。西方某方面的科技如果落后了,就很难再集中力量追赶回来,也没有那个动力。而国内如果某方面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怎么探索基础科研的未知领域同样是个大问题。

    很难说不同模式的好坏,但确实是各自适应现阶段发展情况的科研模式。

    国内现在基本都是低端制造,不需要探索,只要跟着西方发展方向走就对了,正适合那种集中力量攻克技术。

    但是,征途公司明显走得太快了。只说研发的投资力度,他们公司基本领先所有同行,技术追赶极快。

    公司内部评估,以现在的科研投资力度递增,用不了几年就能在行业内登顶,所以必须从现在就重视前沿技术的研究。这也是徐柠热衷基础科研投资,以及花大力气成立这个联合大学的原因。

    ……

    ps:下一章到明天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攻玉 刺青 好运时间 上瘾 慢性沉迷 白色口哨 仵作惊华 雪意和五点钟 理我一下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痛仰 漂亮朋友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甜妻 敬山水 杀死那个白月光 黑天 文物不好惹 顶级诱捕公式 俗人回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