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照相机(第 2/4 页)
五月中旬,新的一期仰望杂志发行了,在末尾多了个科技版块,占了四页内容,取代了之前的科普板块。
用的就是徐柠之前跟陆明约好的稿子,其中两页多的篇幅是讲计算机原理的,剩下的一页半则是国际科技新闻简报。
一大早,其他人都去早读了,徐柠却去找张枝江要了份新鲜出炉的杂志,回来在宿舍看的津津有味。
这段时间最大的的科技新闻还是美国刚刚公布了rb三零跟日立窃取美国技术的报告,美国打压rb半导体产业的行动就此展开。
这事徐柠倒听说过一点,三年后rb的半导体就被打趴下了,韩国半导体趁势崛起,紧跟着的就是广场协议。
而至少在此刻,谁也没想到rb会如此不堪一击,只以为会是普通的纠纷。要知道,这可是八十年代,rb经济正值顶峰,世界第二经济体,汽车跟半导体产业打的美国都喘不过气来,还叫嚣着要买下美国。
结果一巴掌拍回原形了。
第二个新闻是英特尔公司发布了80286微处理器,后边附带了一些介绍。
徐柠也看不大懂,但看着下边一连串的计算机行业讯息,也只得感叹国外科技产业发展之迅速。
记忆中,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正是美国风投行业迅速发展的时期。大量资金涌入计算机等高科技产业,催生了一批后来赫赫有名的高科技公司,比如戴尔,比如苹果。
唉,差距从这就拉开了。
总共就几页内容,他仔细看了一遍,又特意拿笔记本做了记录。对他来说,记忆就是财富,这些信息没事就翻翻,没准就能发现一个大机会。
做完这些已经是早上七点了,走廊里很快热闹起来,都是早读回来的学生。
徐柠把杂志塞抽屉里,接着却又拿出了一台照相机。
这是他刚才从张枝江那拿的,之前答应姜晓雅的,帮她拍几张照片。不过这照相机之前调焦机构有点问题,拿去修了,前两天才修好。
牌子是海鸥203,壳子有点褪色,买了有七八年了。
这原本是报社的东西,后来出版社成立,就被姜瑞拿去了。不过,出版社如今财大气粗,年初一口气买了三台新照相机,这个没人用,就被打发给了张枝江,成了杂志社这边最贵重的财物。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