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我要出书(第 2/4 页)
有的说外国营养搭配一类的书卖的挺不错,可以试试,有的说想出版急救手册一类的书。
徐柠听的一阵头大,忍不住插话道:“姜叔,这些都是小众书,为什么不换个市场大的方向?”
看徐柠搭话,姜瑞也不生气,道:“不出版这些,我们出版什么?难不成出版小说?这个市场大,也没人给我们投稿啊。”
因为成绩好,人又机灵,所以这些长辈也对他更宽容一些。若换做别人这么问,八成就是一句你懂什么敷衍过去了。
“那教辅书呢?”徐柠又问道。话一出口,他自己都愣了一下。
他突然想起来,八十年代初教辅书很是热闹过一阵的。原因嘛,一来是这几年高考热度越来越高,再有就是教辅书实在太稀缺了。像徐柠,他准备高考的唯一一本教辅书,就是那本在新三届学生中大名鼎鼎的号称吃透之后就一定能考上大学的数理化自学丛书。
那书一套共十七册,售价二十,花了他爸半个多月的工资,就这还是好不容易托人买到的。
而别的教辅书,压根买不到。尤其是英语,书店里只有词典,别的几乎看不到。
记忆中,不久之后火起来的是一本海淀名师讲**的书,刚出版就大受欢迎。以至于后来很多出版社跟风,封面清一色的海淀名师,内容则东拼西凑,质量奇差。但因为赶上了风口,那些跟风的出版社都赚了不少钱。
“这个不归我们出版。”姜瑞摇了摇头,又看向一边的同事张枝江,“老张,教辅书是只有教育跟儿童出版社能出版吧?”
“你那都是啥时候的消息了,年初就放开了。”
“放开了?”姜瑞愣了一下,想了想,道:“销量咋样?”
“我在书店看到过几本,卖的都挺不错的。……反正比咱们这些书卖得好。”
话落,几人都忍不住笑起来,其中又多少带了几分无奈。
??业绩不好,他们这些编辑当然也受影响,首先就是福利。单位账上没钱,结果去年春节只发了几斤带鱼。
姜瑞拿桌上毛巾擦了擦汗,想了想,道:“小柠这话倒是提了个醒。咱们要发展,是得出点赶时髦的书。……要不这样,老张,你下午去实验中学问问,看能不能找老师写一本试试。”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