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切入点(第 4/4 页)

    而这里说的是国人!

    因为从历史的角度来说,电影的内容在我们的角度来说,完全是在贼喊捉贼。

    一部作品再好、票房再如何的高,也会有人批评,这是很常见的事儿,然而《萤火虫》遭到批评,却往往不是因为它制作水平的优劣。有人辩解说《萤火虫》这一部作品本身的主题思想是为了反战,而不是替军国主义“申冤”,它的初衷还是想要站在平民的立场上去思考战争的,这使人觉得,这是一部成功的反战片,可在李易看来却是不对的,这是一部失败的反战片。

    因为呼吁和平没有错,以老百姓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也无可厚非,歌颂爱与正义也是应该的,可是,对战争起因的反省和控诉也是重要的。任何战争作品都可以不提及事发原因,唯独二战作品不能,至少在我们这个时代是这样,因为二战不但是离我们这个时代最近的一场大战,同时也是规模最大、死伤最惨重、损失最多的一次世界大战,正由于这一特殊性,一部优秀的二战作品是不能不加入对战争起因的反思的,哪怕它与政治拉上边。如果这部作品屈从于政治,那么它就不是一部好作品,它不是真正意义站在平民立场上的作品。

    《萤火虫》是一部不考虑政治环境的影片,它以平民为基础,但这部作品毕竟联接到了二战,不可避免地触动了政治因素,尤其是二战的受害国,是无法不联想到某些敏感的历史背景的。感人的东西,不代表它就成功,微笑是讨人喜欢的,但在葬礼上,你可以“笑”吗?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部电影有其可取之处,为什么能感动人?甚至让一些人忽略了真实的历史?

    因为电影的切入点,不是大人,不是成年人,而是孩子!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对孩子人们总是宽容的,是更有同情心的。

    其实同样的《辛德勒名单》切入点,或者说最大的亮点,之所以成为经典,不难发现,电影最鲜艳的一抹红色,也是一个孩子!

    所以这就是李易不理解的地方,你看,这类的作品,导演们都尝试过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可是为什么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去切入呢?

    比如《萤火虫之墓》,如果把背景换成是国内呢?

    是不是争议点就反而不存在了?

    因为我们才是受害者,那么出发点,就不存在错误,而故事的原型?

    不客气地说,在那个时段,国内连成年人都经历了那样的浩劫,更何况是孩子?

    要知道很多历史史料都提到过在那场浩劫当中的孩子们,可是李易真的有些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个导演们却从未考虑从这方面来讲述?

    其实拍摄这类的电影,故事的真实性,反而没有那么的重要。

    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故事,来展现这段历史!

    所以,如果让李易来拍,他会选择,直接改编《萤火虫之墓》,这部电影,其实在李易看来,最大的亮点,或者最聪明的地方,就是以孩子的视角,或者说主要讲述在灾难,在浩劫之中的孩子的故事。

    当然,《萤火虫之墓》尽管抛开立场不谈,电影的确感人,可是不代表没有槽点,李易觉得槽点是真的不少。

    从记忆里面网友们的吐槽就可以看的出来。

    “应该改名为:我是怎么把妹妹养死的!”

    是的,在李易看来,也是如此,虽然你不能说那也只是个孩子,可是的确有很多令人费解的地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慢性沉迷 攻玉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情终 雪意和五点钟 被绝情断欲后我成了万人迷 黄烟 敬山水 穿成高危职业之师尊 都挺好 完美无缺 理我一下 顶级诱捕公式 悍将 那时偷偷恋着他 公子强娶 限时占有 碎玉投珠 男主他老是那样绝情 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