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我是怎么把妹妹养死的(第 3/4 页)
所以,老实说,妹妹的死挺让人难过的,可是也更让人愤怒,这什么哥啊!正常的哥,谁会这么坑妹啊?
他老妈要是知道自己的儿子这么坑妹,怕是棺材板都压不住了。
所以我觉得这孩子是真的活该,为什么活该?不是因为岛国的对我们造成的伤害这些原因,而是这孩子本身的原因。
那些哭了的人请你代入自己想一下,如果你在一个全国都很困难,粮食要靠供给的时代,借住在自己亲戚家,然后你每天屁活不干,天天就四处玩,到点回家吃饭还吃的傻多,那你这位在困难时代接受你生活的亲戚会是什么想法?
再好心的人也会要劝你去工作或者干点什么正事,而不是在家浪费得来不易的粮食吧?结果主角反倒是觉得自己受了多大委屈似的一怒之下跑了,这我就不能理解了,你是觉得所有人都欠你的还是主角光环太强了?
说实话,这部片子,有着这样的评价真的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是李易还是选择了制作国产版本的,无他,因为切入点选的很好,这可以说是个优势点。
不过,故事真的就差强人意了。
这也是为什么,这部电影被李易拿来改了之后,可以说面目全非。
当然,这也和背景不同有关!
李易的这部《萤火虫之墓》,简单地说,除了有哥哥和妹妹这对小主角之外,其他的真的一点都没有相似可言。
而小男主角的性格,也不可能和原版的类似。
毕竟,我们华国的孩子,那个年月的孩子,肯定不会出现像类似《萤火虫之墓》原版里面那般。
同时,身边的人,也不会那么冷漠。
尽管对方做的不对,但是毕竟是孩子。
所以,李易在故事剧情方面也是下了不少功夫。
首先,那个年月,国内因为被岛国侵略,到处都在打仗,粮食自然也是缺乏的,而在被占领区,自然不需要多说。
但是两个孩子的身份,却需要说道说道。
他们的母亲也不是被炸死的,而是因为反抗岛国鬼子而被杀害的,因为被母亲的反抗伤到,让对方无比愤怒,再加上担心汉奸走狗出卖,所以,他们需要出逃。
而存款之类的,有,但是肯定不多。
那年月兵荒马乱的,两个孩子在那样的情况下,带的东西肯定不多。
所以,李易并没有像原版那样,他们寄居在亲戚家里,而是逃到了一个村子。
但是两个孩子能逃多远?村子也是属于被占领区的乡村,自然而然地,那个时候国内的老乡们,也不可能对两个孩子那般冷漠。
所以虽然吃不饱,但是却总算有口吃的。
孩子自然也不能像原版那样不懂事,会主动帮着干活。
从角色的塑造上来说,这样也才更符合逻辑,一个孩子,也算是大孩子了,需要懂得感恩,才能够让人同情,如果是像原版里面那般,觉得一切都理所当然,不够吃就去偷,偷的毫无心理压力,偷的理所当然。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