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倾城一刀,斩碎了多少热血。(第 3/4 页)

    《一刀倾城》是吗?显然是的!

    我们很多时候看电影,其实就图一乐,想从中挖掘什么微言大义,并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但影片中,谭嗣同的话还是感动了我,可能也是因为历史确有其人吧。“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一名殉道者打算用自己的殉道证实道的确实存在和值得追寻,不再去管打败他的对手和周围的旁观者。

    电影最后,大家去铲除叛变的袁世凯,为谭报仇,结果自然是失败了,毕竟“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历史上袁世凯还活了好久,编剧不太好把他写死,于是只能是壮士屈死、英雄衔恨,家国情怀之中,颇有些悲情的味道。唯一一个光明的小尾巴是,大刀王五的徒弟逃走了,用片中的话说就是“只要有你,就永远有大刀队””走得了今晚,也才有明天。”

    其实像王五去救谭嗣同的时候,谭嗣同说,我不走,要革命就会有死人,让我先死,我要用我的血,就会唤醒一部分人。

    如果这仅仅是电影情节,我会觉得太假。但它却多半是真实的事。现代的人无法了解一百年前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无法了解那些血性的男儿。换了现在这个时代,再多的鲜血也不会唤醒一个人。

    因为每个人都活在自己卑微的世界中。

    可那个时代是不同的!

    而事实上,每个时代都是需要公车上书的人,也需要慷慨就义的人,需要八面玲珑的人,唯一不需要的就是就义现场看热闹的群众,好像砍头是无奇不有之事,围观的人不悲不喜岂不是更奇?民族气概与动作节奏都拍的挺不错的,悲壮苍凉,大刀王五作为一个旁观者看待变革与守旧的冲突,而自己也成为时代的牺牲品,但旧中国,一定需要的,没有人迈出第一步,就不会有未来可医的方子。

    我们总是需要回忆一点乱世,因为现代社会人们几乎已经完全被鸡零狗碎和鸡毛蒜皮占据。

    最后总结一下,这部电影之鄙人的一些观后浅见。

    人物形象、戏剧冲突客观、立体、不偏不倚,是这部电影的优点之一。没有为了突出英雄形象去塑造英雄,没有为了突出英雄形象去丑化小人。相比不少武侠电影而言,这部电影能做到这一点是弥足珍贵的。

    袁世凯是电影里面的反派,小人,但是实际上,电影却并没有刻意地去丑化这个角色!

    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或许会体会到这部电影的“美”。美在何处?

    其一,表象之美。片头爱国壮士健美的肌肉,片中优雅动人的王妃,精彩的武打设计,片尾处那柄撑起的油纸伞……太多,足以给人留下印象。

    其二,台词之美。“故国非国,有家无家,天下之大,何处有我王五容身之所。”“大不了血染黄沙路,一死天下殊。”“红日西沉,总有再起之时。”……豪迈、悲壮的话语从英雄之口吐露出来,给人更多的心灵震撼。在电影中,有段王五和王妃的对白,我始终认为,那段人物对白是我看过的所有武侠电影里面最精彩、最触动心灵的对白。英雄的柔情,美女的眷恋,既是一种绝决,又是一种告白。一段被俗世桎梏的情缘,在对白中始发、升华、散开、消褪,何等的触动人心。

    其三,余味之美。《一刀倾城》这部电影,有着很浓的余味,电影末段,谭嗣同就义,王五一干人相继追随谭嗣同之脚步舍生取义。电影在浓烈的悲剧色彩中收场,一切都结束了,然而一切都结束了吗?

    王五的小徒弟冲出了重围,成为唯一的一名幸存者,他手持双刀,怒目冲天,眉目之间像极了他的师傅王五。将来还会发生一些什么故事呢?红颜知己来到王五墓前,为他祭拜,墓碑上镌刻着“吾友王五之墓”,然后转身离开。在她的心中,王五只是他的一个朋友吗?如果时代允许她来主宰自己的命运,让她作出选择的话,或许,是恋人吧?

    热血之美哉!

    时代不缺乏英雄,因为英雄永远超脱不了时代。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慢性沉迷 攻玉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情终 雪意和五点钟 被绝情断欲后我成了万人迷 黄烟 敬山水 穿成高危职业之师尊 都挺好 完美无缺 理我一下 顶级诱捕公式 悍将 那时偷偷恋着他 公子强娶 限时占有 碎玉投珠 男主他老是那样绝情 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