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挥不掉的英雄泪(第 3/4 页)

    相比之下,王五才真正做到了,一怒拔刀,快意恩仇!

    影片的主要讲的是清末维新变法时期的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主人公大家也应该很熟悉,就是如雷贯耳的“大刀王五”。《一刀倾城》虽然是在“戊戌变法”正史基础上演绎的一段武侠故事,但编剧着实不俗,不同于一般武侠的恩怨情仇,历史的厚重感使影片展现出一种时代的波澜壮阔,人物刻画个性鲜明,悲壮动人的故事更是看得人热血沸腾。下面通过历史与电影对照,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盖世豪侠——大刀王五。

    曾为清末名将刘永福黑旗军麾下“大刀队”队长的王五,率众兄弟夜袭日军,虽行刺成功但伤亡惨重。王五有愧于牺牲的众兄弟,弃刀跳崖。但苍天不折其雄志,令其生还,遂隐姓埋名于东北乡野成为一名铁匠。机缘巧合下,王五结识了谭嗣同和袁世凯,三人携手进京欲成就一番大事,后因性格迥异,命运造化而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谱写了一段雄浑悲壮的历史篇章。

    其实从一开始王五就展现了一个江湖豪侠的形象,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先从黑旗军大刀队,来说,这是一群武艺高超的人,他们是军人,但是却又不算是真正的传统意义上的军人。

    王五带着他们去刺杀,其实这本身也是更偏江湖手段。

    “士不可不弘毅”,这是影片中王五在京城开办“强武学会”时,康有为赠送的牌匾。这句名言出自《论语·泰伯章》,原文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意思是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王五算不得士人,但绝对是一个有仁心的真君子,讲义气的大丈夫。从他演武大会救下落败者使其免遭毒手,便可知他怀有一颗仁爱之心,同为武林高手他却不同于“京城四岳”之中花拳王步亭、神手敖白等心狠手辣之辈。

    王五虽不似谭嗣同这种饱读诗书的士人懂得那么多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但这丝毫不影响两人成为惺惺相惜的朋友,凭一个“义”字为谭嗣同赴汤蹈火,助他实现变法的理想。甚至以身犯险救谭嗣同于牢狱之中,谭英勇就义后,仍不忘抛却生死为他复仇。在“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的今天,王五的侠义精神难能可贵。谭嗣同凭生逢此一知己足矣,难怪他会写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绝笔,大刀王五必是“两昆仑”之一了。

    对于王五这个人,其实历史上是有原型的,历史中的王五本名王正谊,字子斌,祖籍河北沧州,因他拜李凤岗为师,排行第五,人称“小五子”;又因他刀法纯熟,德义高尚,故人人尊称他为“大刀王五”。

    还有一种说法,王五是京城人士人,他本姓白,八岁时就成了孤儿,沿路乞讨到了bj顺兴镖局,镖局的王掌柜看他长得相貌不凡,就收留了他,认为养子,改姓王。王五后来开办源顺镖局,生意非常好,令他声名鹊起,谭嗣同便慕名而来拜他为师习武,两人成了生死不渝的挚友。后来王五支持谭嗣同维新变法,靖赴国难,成为人人称颂的一代豪侠。

    王五从出现开始,他的定位其实就很明确,他是一把刀,一把厚重锋利的刀!

    这把刀可以砍敌寇,也可以杀小人!

    但是悲哀的是,他也仅仅只是一把刀!

    他是江湖豪侠,可是在袁世凯眼里,却只是一个小角色,小人物。

    初会的时候,袁世凯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

    王五真正被袁世凯重视是什么时候?是他在演武大会上拔得头筹,强武学会一战成名开始。

    袁世凯是官,谭嗣同是士,王五是民!

    这也是为什么我说王五才是整部影片里面算是真正的江湖人的原因。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魔尊也想知道 他喜欢你很久了 势不可挡 太子打脸日常 撒娇 白色口哨 仵作惊华 我这糟心的重生 温香艳玉 重生香江 入迷 偏执狂 谁把谁当真 刺青 魔种降临 俗人回档 择木而栖 招摇 神颜主播又封神了 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