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戛纳首映(第 3/4 页)
许多华国电影人赢得世界性荣誉,都是从戛纳开始。
比如薛凯山,比如陈问等等。
但是有意思的是,在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华国电影市场方兴未艾的时候,每年几乎都是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常客,就算不拿奖,但是至少,每年都会有不少电影进入三大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
可是反而在进入华国电影市场高速爆发期之后,每年虽然都依然有不少国内的文艺电影导演的电影入选主竞赛单元,可是拿奖的却反而变的很少。
甚至于,去年和前年,华国电影已经连续两年,一部都没有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了。
而这也导致了,国内对戛纳电影节的关注度也是大幅度下降。
然而华国这样的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又是人口大国,越来越渴望影响力的戛纳电影节自然不会忽略。
所以,他们也渴求能够重新扶持华国的戛纳电影节嫡系导演。
本来李易这种商业电影导演,并不会进入他们的视线,但是谁让李易拍的《楚门的世界》这样的文艺电影,并且还在商业上大放异彩。
一个本身在华国具有及其强大的号召力的商业电影导演,开始拍摄文艺电影。
所以被拉拢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特别是李易拿到奥斯卡最佳影片之后,可以说影响力更上一层。
当然,戛纳除了是文艺电影的圣地,更是巨大的卖片市场!
相比起李易来戛纳目的很纯粹,参加电影节,角逐金棕榈,宣传《素媛》。
楼剑军这一次来的目的更单纯就是卖片!
不止是《楚门的世界》,还有《素媛》,还有李易此前拍摄的那些影片,可很多都还没有卖出亚洲以及北美以外的国家的版权。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