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铁墙里的白色栀子花(第 2/2 页)

    “作为港岛最大的女子监狱,考虑到部分女囚犯入狱时可能怀孕,并在狱内生育;或者其幼儿在社会上无人照料,而被法院裁定送入监狱由在囚母亲照顾。罗湖惩教所首次在港岛监狱的医院内开设两间育婴室,共提供20个床位,供囚犯与3岁以下子女入住。同时设有亲子中心,提供空间给予囚犯与子女相处,每次2小时。据了解现在罗湖惩教所共有12对母子入住育婴室,并使用亲子中心。

    “育婴室的一切费用,包括奶粉、纸尿片的钱一概由政府承担,有照顾子女需要的在囚女犯,依法不用参加监狱工作,并可入住条件更好的监狱医院。”装饰鲜艳的亲子中心内既有玩具、图书、也有滑梯、图画,和寻常幼儿园别无二致。”这样的有图有真相的帖子,顿时就让许多网友大呼卧槽!

    事实也是如此!而罗湖惩教所的对外部门也配合地发出了大量的惩教所内的环境的照片,更是作证了这些说法。

    按照罗湖惩教所的官方发言人的说法:“每个人都有良知,囚犯可能只是一念之差埋没了善念。如果当你真心善意待人,即便是囚犯,对待善意也很难反抗。”这虽然让很多网友表示难以接受,凭什么囚犯犯罪了还能享受这么好的待遇云云。

    但是毕竟港岛和内地有着很大的区别。不过《和声》这部电影,却很受女性观众的喜欢。

    着名女作家包晴在个人专栏上特意为《和声》摇旗呐喊。

    “李易导演的很多电影一直给我的感觉就是那种细腻柔和、深入人心的,他的作品总能不经意间勾动每个观众的心。当年的《七号房的礼物》《妈妈再爱我一次》《忠犬八公的故事》等等,都让我们认识到了这个名叫李易的导演。他的电影很多时候,对于一些喜欢分解镜头,分解电影拍摄技术的人来说,可能会有些失望,因为他往往运用的都是一些非常普通的手法。这一次的《和声》也不例外。影片内容往往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陈述出来,几乎真实还原他们的生存状态,像一个好久不见的老友向我们平静地叙述一个她所见的生活场景,细致入微,且娓娓道来。《和声》就是这样一部电影,以女子监狱为切入点,用主角贞惠与儿子小宇割舍不断的亲情做线索,把一群杀人犯的喜怒哀乐和深厚情谊呈现出来。这部电影被称作是《七号房的礼物》的母子版,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我想说的是,这部电影只是有点类似《七号房的礼物》,《七号房的礼物》为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弱智父亲这样的底层人物的悲哀和情感。而《和声》为我们展现的是女性犯罪者们,这个特殊的群体。我们社会对待这个特殊的群体,必然是带有有色眼镜的,我本人也不例外,而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犯了罪,那就是有罪的人,哪怕赎罪了,可是有些事情发生了就是发生了,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这个特殊的群体,她们同样的也依然是人,是女人,是母亲,和女儿!影片和《七号房的礼物》有些相似的地方在于,女主角同样面临与在狱中出生的儿子小宇分离的悲伤,在小宇满18个月后,就必须转送给亲人或由他人领养。所以在18个月这样的期限之内,贞惠竭尽所能保护小宇、关爱小宇,每一分每一秒都渴望拥抱他,因为她心里明白,她所能给予小宇的只有这么多,她只能做十八个月的母亲,只有十八个月的母爱。此前看到有网友说,既然无法给予他那么多,那么干嘛要生出来?对于这样的论调,我个人无法认同,只能说,你根本不懂一个母亲的心!《七号房的礼物》里面,是用孩子感化那群囚犯,同样的,在《和声》里面,小宇就是一个天使,他给每一个曾经犯下过罪过的可怜女人们带来温情和欢乐,净化着她们的内心。在一次慰问演出中,贞惠萌生了组织合唱团的想法,而这个过程也是相当的一波三折,不仅自身五音不全,人员也凑不齐,还遭到女警官的反对和从中作梗。为了能获得外出演出的机会,贞惠依然没有放弃,她说服了曾是大学音乐教授的老太太担任总指挥,说服了紧锁心门不肯放下盔甲的由美担任女高音主唱,还得到了其她许多狱友的鼎力支持。在相处的过程中,每个尖锐的身上带刺的女子都变得柔和起来,互相放下戒备和包袱,音乐成了她们共同的力量和慰藉,也似乎只有音乐能够弥补她们内心的殇痛。她们是一群被自身处境所迫不得不奋起反抗不得不委曲求全的女子,被世界遗弃在这样一个铁笼里,除了活着和劳作,没有其他的任何权利可言。然而这些残酷现实带给她们的苦难并没有击垮她们内心的善良和仅存的希望,她们依旧维护着自己仅有的人权和尊严,并小心翼翼制造快乐。故事的高潮部分应该是合唱团在最后一次外出演出中的

    “被怀疑偷窃”事件。在狭窄的过道里,女犯人们被要求站成一排贴在墙壁上接受裸身检查,稍有反抗就遭到拳打脚踢,还差点丢失演出的机会,可想而知她们平日的生活里又遭受过怎样的待遇和委屈。

    这节内容里,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在过道里偶遇会场的保安人员的时候,合唱团的女犯人们立刻整齐划一的自觉地转过身去面对着墙壁,女警官们也低着头谦卑地站着,而那一列由男性组成的安保人员则面无表情,趾高气扬的从过道中间走过去,与那些面壁而立的女犯人们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鲜明对比,难道不正是这个社会的真实写照吗?男权社会下女性地位的卑微,强权势力下弱势群体的渺小,无一例外赤裸裸暴露出这个社会的阴暗角落,而这种现象在现实中持续存在着,很多人也在不遗余力的反抗着,牵制着强弱双方的天平,社会关系才不至于严重失衡。

    对于很多人说监狱在电影里面展现出来的都很美好,可是却忽略了,电影一开始的各种氛围烘托出了监狱里存在的种种黑暗势力,稍加描写,很真实而且适当。

    监狱从来都不美好,真的认为监狱美好的人,忘记了,她们失去的是最宝贵的东西,自由!

    作为全监狱里的唯一一个孩子,小宇的出生就带给了这个死气沉沉的牢笼以生机和希望。

    纵然她们犯下种种罪行,还会尽全力把自己最好的呈现给孩子,在这个不见天日的地方还是为孩子的周岁生日准备礼物,各种恶劣事件都躲开孩子,想在这个牢笼里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这一点我想导演或许是希望能展现出,这些人虽然是囚犯,但是她们同样的是女人,天然有着母性。

    监狱里面都是曾经的犯过罪的人,自己身上的痞气和坏习惯多少都会有,但还是会像家人一样互相照顾。

    最大的奶奶给所有人以母亲的亲切感,弥补这里缺失的亲情。其实我觉得如果我到了那种境地,也会像由美一样绝望:

    “反正最后都要死,为什么不能安安静静的等死,非要折腾死!

    “奶奶的一巴掌打醒了她,也打醒了我。自己总是遇到一点点小困难就畏首畏尾不敢向前,不敢努力,遇到困境经常选择放弃,却从来没想过直面它会是什么样的情况。让我很感动的是,小宇被领养后,他的养母可以顾及到女主当母亲的心情,仍然带孩子来见他被判刑的母亲的演出,并将女主对于孩子的成长记录继续下去呈现给女主,让孩子拥抱亲吻这个四年未曾谋面的母亲。当然这里的确让人感觉有些心暖,或许这正是电影希望为我们展现的人性之美吧,毕竟,我们平时看到的更多的是,养母一般都是恨不得断绝和生母的一切联系的,惧怕孩子知道自己的生母是一个杀人犯……所以,如果说有虚幻的部分,我认为这里,导演拍的太美好了。还有就是这群犯人对生活的态度很让人震撼。我们常常说,只有失去了才知道珍惜,或许放在这里会更加恰当一些。她们纵然都是服刑期未知的人,却坚守着对于生活和亲人的执念,坚持着对于合唱梦想的追求,努力生活。奶奶的女儿从未回信她却仍然坚持写信给女儿,由美拒绝母亲的探视可是妈妈还会十年如一日的来探望女儿……有过绝望,但总会重拾希望,合唱团的排练和演出让他们重新找回了活着的意义,并为此努力着。真的,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这些是我们很多没有经历过这些的人,很难感受的到的!还有就是,从老太太的最后的回眸一笑,让我们感受到了妈妈的柔软,妈妈的坚强,妈妈的温暖。如果这世界还有一点温度,我想一定是在女性眼睛里闪现的对生命的宽容与呵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慢性沉迷 攻玉 情终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雪意和五点钟 被绝情断欲后我成了万人迷 黄烟 敬山水 穿成高危职业之师尊 都挺好 碎玉投珠 理我一下 我行让我上 悍将 七天七夜 完美无缺 限时占有 黑天 男主他老是那样绝情 公子强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