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恋II(第 3/4 页)
【贵这形容词没错,女婿好贵!】
大概这就是神秘感的好处,沈靳知的讨论度极高。
喻迟笙在一旁看着沈靳知和弹幕互动,许久才反应过来自己才是主角。
直播平台没规定什么直播内容,全看喻迟笙兴致,喻迟笙征求了下弹幕的意见,弹幕意见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
最后她私心挑出几个自己想问的问题,一一问过去。
沈靳知直接看穿,似笑非笑地看她:“要不再挑几个好奇的?”
从沈靳知那,喻迟笙也学到了厚脸皮的精髓,忽略弹幕里头的鹅叫声,问起沈靳知对她的第一印象。
沈靳知回答得倒是毫不犹豫:“挺不设防一小姑娘。”
喻迟笙瞪回去:“哪不设防了?”
沈靳知恍然大悟地哦了声:“原来是对我不设防。”
不仅弹幕在笑,沈靳知也在笑。
喻迟笙觉得直播是没法做了,关掉直播直接过去掐沈靳知,这意外成了喻迟笙最后一场直播。
-
时菁给喻迟笙接的那部青春文艺片叫《致爱丽丝》,剧情却与贝多芬那首名曲毫无相关。
电影名取自鸢尾花的别名--爱丽丝,是电影结尾男主形容女主的词。
青春文艺片当然说不上有个多明确的好结局,年少时男主与女主分散,少年暗恋的情愫全都湮灭在岁月长河中。十年后再重逢,女主却依旧还是那个连发丝都会跳舞的女孩。
漫长岁月难灭爱意,故事结尾在女主画展上,男主送了一束蓝色鸢尾。
祝贺词写着--致我的爱丽丝。
导演是国内的新锐,以拍摄暗恋题材出名,很善于抓细微的情绪,对于细节的要求自然也高。
杀青前的最后一场戏,在法国巴黎取景。
鸢尾花原产于欧洲,是法国国花,巴黎又有花都之称,这景再贴合不过。
上次来巴黎时见到随处可见的鸢尾,沈靳知跟她讲过鸢尾的故事。
鸢尾的英文名源于希腊语,是彩虹女神伊里斯的名字。彩虹女神伊里斯将人的祈求、幸福、悲哀、祝福传递给神,也把神的旨意传给人类,是联结神与人的信使。
法国人非常喜欢香根鸢尾,偏爱蓝色,将蓝色看作宁静和忠诚的色彩,以此来比喻易碎的、精致的爱。
而鸢尾的生长期比较漫长,有些甚至需要两年以上才会开花,就像是悄无声息潜伏已久的暗恋。
整个剧组的人都听着导演的差遣,在拍摄场地忙得来来回回。
喻迟笙翻着台词本最后几页,还在琢磨情绪。
拍戏以来,喻迟笙总是在尝试情绪大起大落的角色,以此证明女主的成长的挣扎。也正是因为这些女主情感的成长才让世人看见她的闪光点,她是一个能与角色共情的演员,这样的夸赞已经比任何奖项都来得高了。
这次青春文艺片着重表现少年的暗恋,而鸢尾花只作为一个意象存在。
她的情绪不必像从前一样大开大合,只需要当男主心目中那束永远鲜活的爱丽丝。
喻迟笙是个很容易共情的人,电影氛围中那种淡淡的伤感很是让她动容,导演喊杀青时,她还站在原地,手里握着那束蓝色鸢尾,不知所措地去寻那个年少时的少年踪影。
周围越热闹,就衬得内心愈发空旷旷的。好在在法式廊柱旁她瞧见捧着红蔷薇花束的沈靳知,她漂浮的心又落到实处,从戏里出来,朝他跑过去。
片场对这一幕并不陌生,拍摄以来沈靳知总是时常出现,默默看着他们拍完所有场次,然后接喻迟笙回家,被每日的咖啡收买,片场所有人看到这一幕都是歆羡。沈家太子爷似乎远没有外人口中那么不近人情,不仅整天只围着未婚妻转,而且笑意也明显。
喻迟笙一身法式长裙,跑动时裙摆也如水波浮动,还真称得上电影台词里的永远鲜活。
看她抱着鸢尾花跑过来,沈靳知哭笑不得地帮她擦眼泪,心疼得不行:“杀青不是好事么,怎么还哭上了?”
她举起手里那束蓝色鸢尾,遮住她哭得惨兮兮的脸,嘴硬说电影的意象也太浪漫了。
沈靳知显然是看过剧本,知晓这最后一场戏的情感。
沈靳知去理她额角的碎发,用祝贺杀青的红蔷薇交换她怀里的鸢尾,笑着逗她:“红蔷薇不浪漫么?”
“你以后也只当我心里那束永远鲜活的红蔷薇。”
她捧着掉了几片花瓣的蔷薇花,口是心非:“不浪漫!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她明明听说沈靳知要去英国谈个合作,不知他什么时候风尘仆仆地飞过来,偷偷在旁看她拍完最后一场戏,连红蔷薇都着急得掉了几片花瓣。
少年只敢把心爱的人比喻成爱丽丝,却不敢让她知晓潜藏的爱意。沈靳知想,少女的暗恋也许比少年更热烈些,愿意飞蛾扑火般不计后果去爱那个人。
少女的爱意总是鲜明,让人看了满心欢喜。
沈靳知把她抱进怀里:“一个小时前。”
喻迟笙从沈靳知怀里钻出来:“飞来飞去不累吗?”
沈靳知坦荡地笑:“累啊。这不是女朋友在这么?”
“最重要的是,女朋友还挺受欢迎的。”
喻迟笙在法国拍戏期间,沈靳知常来拍摄现场,准确来说,这整部电影的拍摄沈靳知大部分时间都在。有了英国的合作后,更是英国法国来回飞,就为等她拍完最后一场戏。
喻迟笙有知名度后,在国内的行动很受限,大部分时间都能遇上她的粉丝。
但在法国喻迟笙是生面孔,走在香榭大街上旁人也只因为好看多看几眼,喻迟笙乐得自在,在拍完戏后总会拉着沈靳知慢悠悠逛法国的街道。
法国人天生有浪漫的基因,传统和现代融合的恰到好处,是毫无死角的美。
她拉着他漫无目的地走,从日落时分到夜半,听着风声和人的说话声,连呼吸都温柔。
他们也时常会遇上街道上有人唱歌。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