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周 奇正1(第 2/4 页)
李玉玺揪心,五环路和机场高速是两条干线,汽车却偏偏不能从五环到机场高速返回北京市区。四环和三环都这样,可谓千古奇观,这不是李玉玺傻,而是他精明。收费站在机场,所以欢迎车主尽快去缴费,五环、四环和三环没有收费口,收不到钱不让进。李玉玺支支吾吾回答:“市长,五环路确实上不了机场高速。”
刘永华挥手让司机停车,面包车嘎吱停在路中间,他爬下车走到立交桥上,趴在高处向两边张望,以为眼睛花了,机场高速可以上五环,五环路上的车却出不去:“奇怪啊,设计院脑子进水了吗?”
这其实是李玉玺的创举,五环路设计是收费的,你尽管上来缴费,就是不让你出去,便出现了只能进去不能出去的奇观。刘永华眼里不揉沙子,在五环路上一跑,竟然全部都看了出来。
李闱看了出来他的尴尬:“市长,您看,机场高速那么堵,如果把车都放进来,那不堵得更严重了。您知道的,领导往返机场都走这条路,一定要控制好流量,老百姓每天柴米油盐,堵就堵了,却不能堵了领导们,耽误国家大事可不好。李局长,这是不是您的意思?”
几句话十分到位,既解释得通,也化解了李玉玺的难堪,王锴回头意味深长地看一眼。刘永华便不再挑剔,返回车中,面包车不能上机场高速,绕大弯返回市区。李玉玺忐忑不安,刘永华发现了五环路的缺陷,他有什么反应?与其猜不透,不如点破,他咬咬牙关,鼓起勇气,向刘永华陈述:“避免拥堵当然是一个考虑,道路设计成这样,其实还有第二个原因。”
“呃,什么原因?”
“北京二〇〇八年就要举办奥运会,举世瞩目,城市道路建设却跟不上,五环修好了,还要修六环,缺多少资金啊?我心里着急啊,光有执行力还不够,修路是要真金白银的。市政府财政紧张,不能为领导分忧就算了,哪能再添愁呢?我们不能等,不能靠,只能自筹资金,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为奥运铺路架桥。”李玉玺这番话动了感情,发自肺腑便有了情绪感染力。
刘永华被感动,拍拍李玉玺:“好同志啊,这个道理我明白。还有另外一个道理,指责别人容易,说什么堵车,乱收费,道路不合理,动动嘴巴挑毛病,谁不会?你们来试试,用一年多的时间把五环路修起来,他们肯定做不到,这需要魄力,也需要埋头做事。玉玺同志,别担心,也别怕堵车,大胆推进工作,早点儿把六环建设起来,为国庆献礼。”
刘永华讲话激情四溢,车内众人深受感染,忍不住鼓起掌来。他兴致盎然:“群众有意见,我们不怕,我们和群众来讲道理,总之,我们对待群众一不生气,二不着急嘛。”
李玉玺受益匪浅,老百姓总抱怨交通拥堵,这还真是一个法门,领导就是有水平。他正在领会之际,刘永华冷不丁问道:“玉玺,听说你们正在搞智能交通,进展怎么样了?”
李玉玺一惊,他怎么会知道这个项目了?再想想王锴和那个女子,顿时明白了,今天的一切都是有意为之。他稳坐钓鱼台,抛出鱼钩:“马上就要招投标了,正想向刘市长请示。”
刘永华点头,看来李玉玺很识相,委婉地推荐永嘉集团:“如果把交通系统比作人体的脉络,智能交通就相当于大脑,十分重要。五环路给我启发很大,北京是首都,智能交通系统要使用最先进的技术为领导出行保驾护航,还有,要有规模,不能修修补补,要一步到位,我们经不起折腾。对了,王总是这方面的专家,你们可以多交流。”
这段话值得品味,最重要的信息出现在看似随意的最后一句,让李玉玺与永嘉集团合作的味道明显。关于先进和一步到位,李玉玺也听明白了,系统要搞大,利润就更丰厚。答应吗?鱼儿吃了鱼饵,会不会游走?领导的事情办了,自己扶正的事情还有没有下文?明说太赤裸裸了,不给领导面子,太不识相,李玉玺迟疑。李闱察觉到了变化,用笑声掩盖出尴尬的气氛:“看看,领导们时时都不忘工作,搞完开通仪式,回家路上也讨论工作,首都的群众多有福气,修了八辈子福才赶上这么好的领导,可惜这里没有电视台的朋友,要是报道出去,群众们一定感动得痛哭流涕。”
王锴也打岔,缓和气氛:“现在还早,去朝阳体育馆打几局?”
刘永华没有得到答复,略微扫兴,不答话。李玉玺忽然明白了什么顿感后怕,糊涂啊,这是讨价还价的时机吗?操之过急,差点儿犯了错误,立即表态:“刘市长,我明白了,一定确保智能交通系统的先进性,确保一步到位。”
刘永华脸上浮现笑容,对司机说:“朝阳体育馆,——玉玺,听说你能打,今天比画一下。”
轻舟已过万重山。现在和领导进入了私交阶段,该陪领导办一件坏事了。
李玉玺进入领导的私交圈,晋升指日可待,更不敢怠慢,第二天上班后,立即把项目组成员召集到会议室,等大家落座就开了口:“昨天,我们举行了五环路的通车庆典,市里主要领导都出席了,对建设速度大加赞赏,我们用一年时间建完了发达国家五六年的路。北京是首都,我们要为领导出行保驾护航,智能交通是交通管理的大脑中枢,举足轻重,必须加紧建设先进的一步到位的系统。”
项目组讨论的重点是缓解交通拥堵,防止罚款流失,在李玉玺口中,保驾护航似乎变成首要的考虑因素,张大强脑筋还在转换之中,方恩山领悟最快:“为领导保驾护航?功能上怎么实现?”
李玉玺领会了刘永华的意图:“问得好,北京每年都有大型国际会议,领导人频频出访,智能交通系统必须做好信息控制和调度,为领导出行保驾护航。”
“那不就更堵车了?”张大强一听就头痛,本来北京就堵成粥了,大型会议或者领导出行都要限行,给老百姓添多少麻烦?
“哪个大城市不堵车?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有理由不做好保驾护航的工作吗?”李玉玺一句话就问住张大强,是啊,堵车是大城市的通病。
“好,按照这个思路整理招投标文件,尽快招投标,争取早日建成,为国庆献礼。”
张大强暗暗叫苦,保驾护航模块是闻所未闻的功能,领导却极端重视。
98周三,上午九点十分
周锐要唤醒赵洪河的沉睡点,打电话的肯定是骆伽,她掏出手机又收起来:“哎,你扮演赵洪河,我们试试。”
魔鬼训练之后,骆伽总玩这种角色扮演的游戏,她本就将销售当作演戏,酝酿好情绪,换上笑容:“您好,请问是赵支队长吗?”
“你是?”周锐将右手做成电话姿势,放在耳边。
“我是捷科公司的骆伽,您今天上午有空吗?”
“你什么事?”周锐皱起眉头模仿想象中的赵洪河。
“嗯,我想见见您。”骆伽用很温柔的语气。
周锐爆笑:“伽伽,你这么说话,赵支队肯定误解。”
“捣乱,你在这里,影响我酝酿情绪。”骆伽走到一边酝酿情绪,拨通电话,赵洪河听说是厂家,语气生硬地只说一句,这事他不管,生硬地挂了电话。
“你约不到,我肯定也不行。”周锐钻进驾驶座,启动汽车,“直接去堵,查查赵支队在哪儿。”
周锐往往用很二的方法,却是最直接的解决方案,骆伽布下了内线,一个电话就问出来,赵洪河在四环路布置警力,抓捕追尾逃逸的司机。周锐打方向盘驶向四环,十几分钟之后,便看见一溜大货车停在辅道。他向右打轮,汽车沿着右侧的紧急停车带向赵洪河驶去。
“周锐,你疯了?”骆伽惊呼,平常循规蹈矩的周锐表现得十分胆大。
“怕什么,顶多罚两百元。”周锐掌击骆伽,“一会儿你戳痛点。”
朝阳支队长赵洪河竖起手掌,拦住疯狂驶来的汽车,在车窗前敬礼:“请出示驾照。”
骆伽的大衣严严实实,挡住凛冽刺骨的北风,双手恭敬奉上名片:“赵支队您好,很高兴认识您,我是捷科公司的骆伽。”
“你这是什么?走人行道,罚款两百。”赵洪河冷不丁接到名片,低头开出罚单,挥手让骆伽快走:“你这女娃娃,我很忙,别捣乱。”
骆伽脸蛋缩在衣领间,撩开被风吹散的发梢,使出常用招数:“就占用您三分钟。”
赵洪河不想参与智能交通项目,想尽快摆脱纠缠,看见手下的交警想拦一辆出租车:“别罚了,他们出来拉活儿不容易,抓住宝马奔驰,给我使劲儿罚。”
“那有一辆宝马,年轻女孩开的,肯定是二奶或者小三,我去罚。”交警跳起来。
“别扯淡,二奶或者小三能这么早起来去上班?”赵洪河踢了他一脚。
交警放走出租车,坐奔驰宝马奥迪的要么是领导,要么是大款或者小三,谁惹得起!嘴里嘀咕着说:“不罚老百姓,咋完成罚款指标?”
“奶奶的,不能劫富济贫也就算了,别成天欺负出租车。”他瞪一眼年轻交警,摩托尾巴冒出青烟就要冲出。周锐走到摩托侧面:“赵支队,我可以帮您抓住那个逃逸的司机。”
赵洪河冲出去到路口,又绕回来,兜到周锐身边:“你说什么?”
骆伽大吃一惊,掐着周锐胳膊,低声说:“别乱说呀。”
周锐不答反问,戳他痛点:“肇事发生在凌晨,没有交警值班,司机没有顾忌,超速又闯红灯导致恶性事故频发。北京去年的交通肇事逃逸一百多起,没有目击者,怎样抓获肇事逃逸的司机?”
赵洪河被问住了,周锐又连珠炮般问下去:“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交警人数却没有增加,冬天零下十几度,骑着摩托在路上呼吸污染的尾气,大刘查出呼吸道问题,他儿子才三岁半,一家子以后怎么过?”
大刘的病情已到晚期,赵洪河鼻子发酸,抬头盯着周锐:“你到底是什么路数?”
周锐句句直指赵洪河的痛点,骆伽焦急地用指甲掐他胳膊,你有什么资格指责赵洪河?无奈衣服太厚,周锐无动于衷。谁解释谁被动,周锐拿出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劲头,继续抢夺提问权:“如果在市区路口架设摄像头,布下天罗地网,那个撞死父子俩的肇事司机还能跑吗?”
趁赵洪河来不及细想,周锐继续问,就像审问犯人,犯了销售大忌:“要是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起来,摄像头替代交警监控路面,能保护多少交警,能不能避免大刘的悲剧?”
赵洪河被彻底问倒,说不出所以然来,语言间的短兵相接突然停止,沉寂下来。情绪稍微激化,便会转向负面,骆伽立即挡在前面:“赵支队,周锐是工程师,做技术的,比较二,说话比较直,是不是惹您生气了?”
骆伽给了个台阶,赵洪河升腾的怒气被抚平,不甘心被周锐占上风,还想找回来:“你既然看出问题,我倒要看看,你有什么办法。”
骆伽就等这句话,双脚弹簧一样交替踢踏地面:“都被冻成冰棍了,能找个暖和的地方吗?”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