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周 输赢1(第 2/4 页)
陈明楷让王莉重做文件:“给他租最好的别墅,租专车配备司机,一切按照外籍员工的待遇安排,提供每天五十美元的补助。你现在就去做文件,拿回来给我看。即使我们丢掉经信银行的订单,仍然可以完成任务,再打开华南的市场,我们就立于不败之地,在待遇方面千万不要吝啬。”
王莉拿着优厚的待遇,本以为可以轻松说服周锐,却碰了钉子。她苦口婆心地劝说:“经信银行的订单输了,陈总没有要你承担责任,反而让你继续担任销售总监,负责华南的业务,这是很好的安排了。”
周锐上周签了pip,担保一周内拿下经信银行的订单,时间已到,陈明楷不赶走自己,还给出了诱人的待遇,周锐承认:“这个安排确实是非常照顾我。”
王莉不明白,直接问道:“你为什么还要拒绝?”
周锐从北京到上海又返回北京,已经厌倦了这份工作,如果他再去广州,还是做这些事情:“我想暂时休息一段时间,再看看自己以后的方向。”
王莉在人力资源部门,懂得职业生涯规划:“你在这个职位上做了很多年,确实应该考虑新方向。但这需要充分的时间和准备,你不妨一边在华南工作,一边留心公司内部的职位,不要和陈总对抗。”
周锐明白王莉的善意:“我不愿意去华南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我始终对经信银行的订单抱有希望,想等这个订单有结果之后,再考虑以后的安排。”
王莉继续劝说:“你对订单的情况肯定比我了解,翻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党委会都定了惠康,这个订单已经死了,死人怎么能复活?方威不该说一周内能够反败为胜的话。你看,今天周五了,如果你不去华南,就只能办理辞职手续。”
只要周锐一天没有离开,就还是公司的销售总监,王莉没说一句伤人的话,只是希望他签字同意担任华南销售总监,将这件事了结。周锐也不为难她:“给我看看文件,今天必须要签吗?”
王莉把待遇文件递过去,周锐看一眼却还回去:“我说的是离职文件。”
周锐如此固执,实在不可理喻,王莉站起来:“你等等,我要向陈总汇报。”
王莉回到办公室,向陈明楷讲明经过,他只回答一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
两人彻底决裂,没有挽回余地,王莉只好求助林佳玲,她很快有了建议:“稍微等一下,我和周锐谈谈。”
王莉提醒林佳玲,陈明楷开始寻找周锐的替代人选,他肯定不能留在这个位置上:“现在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周锐去广州,负责华南业务,要不然只能离开公司。”
林佳玲找到周锐,两人来到楼下的今生今世咖啡厅,林佳玲急急问道:“陈总让你去华南,是吗?”
“是啊,我拒绝了。”
如果输了经信银行的订单,林佳玲认为这还是不错的解决方案:“按照pip,你应该离开公司,去广州是很好的安排,为什么要拒绝?”
周锐不肯离开的原因很简单,方威已经找到惠康的致命缺陷,狠狠打出一拳,即将奏效,他答应方威保守秘密,对林佳玲也一点口风都不漏吗?他犹豫着:“为什么陈总的态度急剧转变?以前他是一定要我走的。”
林佳玲回想着周锐和陈明楷之间的冲突,思考着答案:“华东地区和北京的订单都下了,你的业绩仅排在上海之后,陈总一直是用数字说话,业绩好了,他当然不会让你离开了。”
周锐想起陈明楷的那个问题:“一个人能力好、态度差,另外一个人能力差、态度好,如果要开除一个,陈总问我,应该开除哪个。”
林佳玲不知该如何选择,问道:“你的答案是什么?”
周锐当时也没有找到答案:“陈总告诉我,应该开除业绩差的那个,他按照原则行事,做法非常合理。况且我的团队压下订单,这是严重的错误,让我走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还有,我不主张直接和惠康硬碰硬,陈总将华东划走,逼我破釜沉舟,硬生生攻入经信银行这个惠康最坚固的堡垒,他有深谋远虑的战略眼光,而且能够知人善任,在这两个方面,我远远追不上他。”
胜者成王,败者为寇,赢了便是有战略眼光,输了就是痴心妄想。林佳玲嗤之以鼻:“可是,订单已经输了。”
周锐这几天一直反省,反而觉得陈明楷做事处处有深意:“这就是我佩服他的地方,我们都以为不能赢的时候,他却充满信心,把我们推上战场。他看得比我们远多了,现在证明他是对的,这个订单我们肯定能赢。”
林佳玲难以置信,看看手表说:“你在说什么啊?今天下午三点整,大约十分钟后,经信银行就要和惠康举行签约仪式,怎么还说能赢呢?”
周锐知道方威做了什么,非常肯定:“这个订单必有变故,即使合同签了,方威也能起死回生。”
林佳玲不可思议地看着周锐:“你凭什么这么肯定?”
周锐没法隐瞒,隐约透露出一些信息却不多说:“方威找到了惠康的致命缺陷,静悄悄地打出了致命一击,当这一击奏效的时候,惠康不但毫无招架之力,而且逃无可逃。”
周锐说到这里,立即想到骆伽,她一定毫无准备,她怎么能承受这个打击?自己屡战屡败,胜负如同家常便饭,她战无不胜,反而却输不起了。她被深深牵连进去,无情的法网正在悄然无声地向她罩去。周锐把话说得这么绝对,林佳玲开始相信,然而周锐脸若冰霜,没有丝毫兴奋。林佳玲猜不透他的内心:“既然能够赢,你为什么没有任何高兴的表情?”
周锐想起骆伽的处境,缓慢叹气:“胜又何喜?负又何悲?”
他有难言的心事,林佳玲不想强迫,终于明白了周锐的想法,既然能够赢下来经信银行的订单,他当然不用去华南:“是啊,这个订单胜负未分,在节骨眼儿上,你怎么能离开北京呢?”
林佳玲侧着头看着周锐:“陈总开始寻找接替你的人了,如果我没有猜错,他就要来上班了。你不能总占着这个位置吧?让你汇报给他,你愿意吗?”
周锐苦笑:“经信银行这边离不开,那边又要让位置,我该怎么办?”
林佳玲也没有对策,端起咖啡喝起来,周锐已经有了思路:“赢了经信银行的订单之后,我也不打算去广州,离开公司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再看看发展方向。我大学毕业十几年来不停工作,应该彻底离开岗位,放半年假,静静地体会内心并寻找未来,我一直期望有这样的时间。不要担心,如果我想回来,还是有不少公司愿意请我的。”
周锐去意已决,难以更改:“既然陈总要我的位置,我就挪吧。我已经让王莉准备离职文件了,我一会儿就签。签完之后,我在捷科唯一的事情就是处理好经信银行的订单了。”
林佳玲无法说服对方,心里不好受,埋头小口酌饮咖啡。周锐却在思考另一个问题:“如果赢了,我该怎么办?”
如果周锐赢了,本来万事大吉,但由于陈明楷和周锐矛盾激化,不可调和,又产生了这个不成问题的问题。林佳玲站在这个角度分析着:“如果经信银行的订单签了,你的离职前提就不存在了,陈总大概只能让你留在北京现在的位置上了。”
周锐摇头没有说话,欲言又止,林佳玲催促道:“怎么,不是这样吗?”
周锐犹豫再三,终于还是说出心里话:“这只是我的猜测,但是你既然问,我还是说了吧。如果经信银行的订单输了,陈总会让我在公司做下去。如果赢了订单,陈总现在没有理由请我走,以后一定会想办法让我走。”
林佳玲不解,为什么这样?周锐想着措辞慢慢说:“如果输了,我只能戴罪立功,去华南打开市场,对他不会有威胁。如果赢了订单,我的威胁就迫在眉睫。这个季度完成了目标,下个季度的任务肯定还要增长,每个季度都要增长,包袱越来越沉,早晚都要被累垮。我不想再经历这种折磨了。”
林佳玲皱着眉头,周锐不说,她真想不到这一点:“这就是所谓中国人的智慧吧,老外绝不会这么聪明。这也是我不愿意参与公司政治的原因。你的猜测对不对,等赢下订单就明白了。总之,你们之间没有一点互信了,大家共事都很痛苦。”
周锐勉强挤出笑容,他不想这样,却身处这样的环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中国另有一句话,叫作外圆内方,也是这个道理。”
林佳玲回想着周锐被陈明楷赶出会议室的情景,能够体会他的苦衷,他不喜欢公司现在的氛围,每天都不开心,既然这样,何必在这里苦熬:“是啊,公司现在的氛围和文化确实很不好,有的时候真让人不想留下来。陈总既有战略眼光,又知人善任,为什么会这样?”
周锐手里轻轻摇着杯子,让咖啡更加匀和:“这种事情屡见不鲜,无所不在,你知道《亮剑》吗?”
林佳玲没有看大陆连续剧的习惯:“没有,但是听过,是当年很火的一个电视连续剧吧?”
《亮剑》是一本小说,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周锐非常喜欢:“小说的主角李云龙、赵刚和丁伟都是抗日军人,连续剧只是讲到他们前期的战争经历,只讲了他们在解放前的英勇表现,小说中三分之二的内容没有拍出来。知道他们的结局吗?”
林佳玲茫然摇头,不明白周锐这些话的用意。周锐说道:“丁伟天不怕,地不怕,因为说了几句支持彭德怀的话,被打入大牢。赵刚智勇双全,却与心爱的妻子自杀身亡。李云龙是见到任何强大的敌人都敢于亮剑的勇士,吞枪自尽。”
林佳玲十分不解:“他们不是打下江山的功臣吗?怎么会有这样的下场?”
周锐最近一直看这本小说,缓缓说出心得:“李云龙、赵刚和丁伟在战场上叱咤风云,却不能适应当时的政治环境。按照李云龙毅然亮剑的性格,他的自杀已经是注定的了。”
林佳玲更加明白周锐离开公司的决心:“你不能亮剑,却可以退出。”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