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周 战火2(第 1/4 页)
109周二,晚上十一点三十分
赵勇送田蜜回家,正为道别方式挣扎,挥手再见太生分,却见田蜜张开双臂。两人紧紧相拥,时间静止在屋檐,心跳怦怦加速,赵勇望着她弯弯的眉毛和忽闪的眼睛,情不自禁,向下吻去。
吱呀一声,房门打开,田蜜爸妈并立在门框之下。
赵勇连忙缩回,速度太快,竟瞬间闪了脖子,他父母难道早就守候在这里?田爸留下一句话,转身进去:“进来坐。”
“不用了,这么晚,不影响您休息了。”赵勇推辞,却发现人家根本不是邀请,而是命令。
“他明天上班。”田蜜猜到事情不妙,坚持在门口不进去。
田妈妈指着她的肚子:“为这个。”
“妈妈,你们不知道。”田蜜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要不要把王锴的事情说出来?
“不知道什么?”
“妈妈,我们说句话。”田蜜将妈妈推进去,从门缝望见爸爸坐在沙发上等待,关上门低声对赵勇说:“我还没有告诉他们,那件事。”
赵勇发呆的大脑,想不清这句话的内涵,田妈妈去而复返,将他扯进客厅,又把田蜜关进卧室,分坐在电视机两边:“姓名?”
“报告,赵勇。”赵勇明白,今天事情严重了。
“年龄?”
“三十。”
“婚姻状况?”
“未婚。”
田蜜爸妈互相点头,他们就怕赵勇已婚:“与田蜜什么关系?”“朋友。”赵勇模糊应付。
“嗯?”田妈妈很不满意。
“好朋友。”赵勇为难极了,仍想糊弄过去。
“嗯?”田蜜爸爸一起嗯起来,声调跟唱豫剧一样。
“男朋友。”赵勇被逼无奈,低头承认。
“田蜜的情况你也清楚,你必须有个说法。”
“什么情况?”
田爸爸指指田妈妈的肚子,田妈妈啪地拍开他手掌,两人中间隔着电视机,胳膊竟能绕那么长,赵勇彻底看晕了,他们肯定是隐世的武林高手,田妈妈质问:“什么情况?谁播种谁最清楚!”
赵勇连忙否认:“没有,我没有啊。”
“不承认?不是你,那是谁?”田妈妈得理不饶人。
赵勇低头不语,认也不是,不认也不是:“叔叔阿姨,给我几天时间考虑一下。”
田蜜妈妈业余唱豫剧,说话一套一套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谁种谁得,赖也赖不掉,给你一周时间考虑清楚,我们田蜜不是嫁不出去,告诉你,一周没有消息,这孩子俺们不要了,你看着办。”
“把电话留下来。”田蜜爸爸冲着赵勇喊。
赵勇放下手机,觉得不妥,为什么要留下电话?田蜜妈妈奇怪地问老伴,你要电话干吗?田爸爸指着老伴儿,你糊涂咧,电话号码!赵勇如释重负,娴熟地掏出名片,双手奉上,田蜜爸妈赌气地向桌子上挥手,放那儿吧。赵勇狼狈不堪地逃出来,还没到到家,田蜜的电话就追过来:“赵勇,真对不起,他们肯定说了很多难听的话吧?”赵勇就是吃软不吃硬的脾气,硬扛下来:“没事,你放心,不过……”
“不过什么?”
“他们让我一周内给个答复,难死我了。”
“别担心,我想好了,我这几天就和爸妈回郑州。”“你要回郑州?”
“嗯。”
“你还回来吗?”
“等你们的房屋中介红火起来,我一定还回来的,记得吗,我也是股东。”
110周三,上午九点五十八分
期待已久的硬件招投标终于开锣!
招投标情景仿佛重演,其实天翻地覆。张大强退出项目小组,去党校学习马列主义,王锴则作为软件公司专家,堂而皇之地参与进来。这是李玉玺的建议,也合情合理,永嘉集团作为软件开发商,参与硬件的选择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王锴与方恩山握手寒暄,一团和气,找个角落坐下来。他很清楚自己的地位,该说的话必须让客户说,自己只是项目组中的一个专家顾问。
北京交管局的招投标从来都快刀斩乱麻,当场开标,当场评标,当场出结果,二期工程也会这么顺利吗?赵勇来到招标现场,整整领带,将密封的招标文件交上去,坐回工程师之间,唐南军拍拍他膝盖,这是一种鼓励。赵勇泡在交管局顶层整整两个月,脱胎换骨,从计划财务处突破,请柳庆元接待李玉玺,带着柳庆元杀个回马枪。动作流畅,没有拖泥带水,一系列眼花缭乱的组合拳现出成效,中联限于技术和产品,虽然不能吞下最肥的那块肉,价格优势加上柳庆元这个大靠山,总能将十四区两县的终端设备收入囊中。
赵勇在哪儿摔倒,又从哪儿爬起来了!
刘明君进入会议室,毕恭毕敬地奉上标书,向中联那边望去,七八名工程师围着赵勇,这小子有出息。地盘就要被中联切下去一块,还好,自己捞到最肥的那块肉。其实,韦奇峰留着余地,打败中联并不难,白白让赵勇这小子占了便宜。捷科没有任何机会,菜鸟就是菜鸟。
骆伽踩着点儿来到会议室,王锴脸上现出暧昧笑容,低声说道:“你们超时了。”骆伽震惊地指着时钟,还有两分钟。王锴意味深长地拍拍招标文件,呵呵开个玩笑:“你们有把握吗?”骆伽咬牙切齿,他竟敢在招标现场开这种玩笑,却又不能得罪,反问:“您觉得呢?”王锴笑容更暧昧地说:“事在人为。”
骆伽的范儿本就引人注目,在主席台上与王锴附耳浅聊,引起厂家们的注意,她竟与王锴关系如此密切?难道我们忽略了捷科?骆伽退坐回来,下巴轻轻颤动,周锐看出她情绪波动,左手压在她膝盖之上说:“伽伽,不值的。”
骆伽深深吐了一口气:“王锴,走着瞧。”
评分规则依旧,每个厂家有15分钟方案介绍时间,然后评委提问和打分。方恩山变成当然的主角,与王锴一唱一和,控制着顺序和局面。方恩山先叫进一个二流厂商过堂,正在介绍方案的时候,便不耐烦地屡次打断,钻牛角尖般地追问,然后疾言厉色,直到对方承认缺陷,才向后一靠停止穷追猛打。厂家并非辩驳不过,在这种场合,客户就是需求,就是真理,你怎么争辩?只能哭丧着脸,频频称颂英明。
方恩山和王锴连续灭了几个二流厂家,赵洪河坐在角落,一语不发,冷冷看着表演。
惠康的团队进来,他们的方案确实优于前面的厂商,王锴一改常态,频频点头,不时插笑几句,气氛大为不同。十五分钟介绍完毕,评委们习惯于轮番轰炸,当他突然闭嘴的时候,竟然没有做好准备,沉寂数秒,才象征性地提问。
王锴和方恩山清楚地表明了交管局的倾向性,评委们哪儿敢不会意?每次评标有一千元的车马费,参加几次评标顶上一个月的薪水。这还在其次,专家们大都来自交通系统内的设计院或者大学,参加项目评审意味着得到了行业的认可,这叫学术地位,立刻便能炙手可热。这种名利双收的好事,抢破头都不一定抢上,表现不好,下次就没份儿,谁敢不识好歹?
当评委不容易,专家是贯彻领导意图的工具,要把各种匪夷所思和好大喜功,变成切实可行的方案,找到堂而皇之的理由,让领导选择心仪的厂家。专家也是挡箭牌,为领导抵挡质疑,关键时刻要能顶上。评委们也是背黑锅的,出了问题不能让领导扛,当然是评委们论证不够充分。他们还要唱黑脸去得罪人,领导当然是忠厚的红脸。评委还是擦屁股纸,来擦领导的臭屁股。做专家的技术含量很高,要有很强的理解能力和演戏能力,不是人精,就是人渣,大多数两者都是。
评委们很配合,惠康很争气,对答如流,方恩山满意地宣布:“时间到。”
“等等,有个问题。”冷眼旁观的赵洪河第一次开口:“按照你们的方案,违章信息保存在各个区县,我们市局怎么核实这些数据?”
冤有头债有主,惠康的方案严格遵守标书,这个问题本与自己无关,刘明君久经商场,口气极为客气:“赵支队的问题很重要,我们非常理解,按照招标文件,系统每天将数据传送到市局。”
“一辆车转眼就从海淀开到西城区,你们每天传一次数据来得及吗?”赵洪河又放一炮,这纯属客户规划的事情,刘明君看着王锴寻求援助。
王锴果然义气,开口帮忙:“招投标文件有规定,惠康是遵守招标文件的。”
赵洪河向后一靠,仰望天花板,轻轻说出一句:“如果招投标文件有问题呢?”
他声音不大,却把评委们吓够呛,如果招标文件有问题,招投标必须推倒重来。王锴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挥手让惠康的代表们离开。赵洪河插一杠子,将内部裂痕呈现在评委面前,他们对上次废掉张大强记忆犹新,这次招投标绝不会风平浪静,他们本想早点儿评完,领钱回家,看来要落空了。
“大家说说吧。”照例在打分之前,评委们做一次讨论,对成绩影响极大。
“我问的那几个问题,惠康都没有答出来。”赵洪河只简单说一句,便闭嘴不言。
惠康答不出来,其他厂家也一样,这是软件设计的问题,方恩山向王锴寻求支持:“软件是永嘉集团开发的,赵支队的问题怎么办?”
王锴昨晚被韦奇峰降服,倒向惠康,虽然嘴里公正公平,其实关键时刻不能站错队:“这些问题,软件都能解决。”
方恩山见好就收,不再纠缠:“既然这样,请各位评委打分。”
赵勇走进小会议室的时候,王锴气不打一处来。无论选择惠康还是捷科都有利润,千万不能选择中联,否则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这小子竟敢横刀夺爱,给我儿子当爹?赔了夫人又折兵,还赔上孩子,我比周瑜还惨,王锴鼓着腮帮子,必须把中联清除出去,不等中联用完十五分钟,便不停打断介绍。
碍于柳庆元面子,方恩山看不过去了,时不时出来挡炮火,其他评委搞不清楚水深水浅,便摸着石头过河,该问的问,不该问的不问,绝不刁难,既不帮着王锴,也绝不得罪方恩山。赵勇冷冷看着喋喋不休的王锴,这就是田蜜的前男友,她肚子中孩子的父亲,抛弃了田蜜抛弃了孩子,他突然站起来看着王锴:“那位评委,请尊重我们的十五分钟,不要打断。”
王锴一时下不了台,想不到反击口实:“你是谁?”
赵勇脾气火暴,一点儿都不怯:“中联的客户经理,赵勇。”
王锴腾地从台上站起来,走到赵勇面前,贴近他耳边:“田蜜那骚货味道怎么样?”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