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章 重回族学拜名师(第 2/3 页)

    张遂道:“谢过族老,小子定当潜心文道,不负家族之恩。“

    两人一起走出庭院,张秉在张遂的搀扶下上了马车,张遂招呼一声老路,老路连忙牵着一匹栗色骏马上前,递上缰绳,张遂翻身上马,招呼一声,和张秉的马车一起迎着朝阳,向族学所在行去,老路则是骑着一批杂色地马匹,紧紧跟在张遂身边。

    张家的族学在昆州很有名气,主要还是因为有孟敦孟先生坐镇。族学的位置在城外张家的一处山地,位置还是孟先生所选,本来张家原来的族学之地在一处田庄,但孟先生觉得过于喧闹,就给上代族长建议搬到了君山脚下,背靠君山,面朝渭水,孟先生道:“背靠君山,能够提醒学子君子应以厚德载物;面临渭水,告诉学子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道理。”

    也正是孟先生的一番努力,苦心经营,张家才能在十数年里不断有新的才俊脱颖而出,为张家的延续和壮大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张家掌权的一辈人都对孟先生礼敬有加,将孟先生尊为家族的最重要的客卿。

    中午时分,张遂一行人才到达族学之地。张遂望着族学的课堂,不禁又想起了自己荒唐的过往。

    不知道那些被他祸害过地族中子弟看到他这个混世魔王又来到族学,脸上会是些什么表情,估计很是精彩。张遂暗暗想着那种情景,不禁露出笑意。

    张遂和族老经过通报后,等了近一个时辰才见到了孟敦孟先生。这倒不是孟先生架子大,而是孟先生定下的规矩,如果是上课时间,是不允许私自会客,影响教学进度的,孟先生在治学方面严谨自律,凡事都讲究言传身教,定下的规矩都是以身作则,下面的其他教习和学子都是非常佩服的。

    张遂看着孟先生,此时的孟先生已经满头白发,脸上也是布满了皱纹,毕竟孟先生已经是七十多岁的高龄,只有那双眼睛,却没有一点浑浊,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族老张秉小心地讲明来意,一边观察着孟先生的脸色,孟先生没有一丝的恼怒,听完他们的来意,笑着道:“我的学堂从不会拒绝任何一个希望上进的学生,更何况是一个曾被我看好的学生。虽然走了一些弯路,但最后还是证明我的眼光没有看错,你就应该是个读书的种子啊!”说完,笑呵呵地看着张遂,一副早在预料的神态。

    张遂上前,对着孟先生恭敬一礼,道:“小子年少无知,辜负了先生的教诲。一场大病让我醒悟曾今的荒唐之举,希望孟先生能够原谅小子年少轻狂,让小子能够重听您的教诲。”

    孟先生摆摆手道:“我没有怪罪你,我的入室弟子里,有的比你更加荒唐,最后还是能够走回正途,有一番成就。我也是很看好你的,我想问一句,你愿做我的弟子吗?”

    听到孟先生这话,张遂和族老都愣了,要知道,虽然孟先生担任张家族学的山长,但在族学里学习的子弟都只能算是他的学生,而“弟子”这一称呼的意义却是有着很大的不同。

    对于学生来说,孟先生是传授知识,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而弟子则是有区别的,他们不光要学习孟先生的学识,更重要的还是要传承老师的知识和技能,拜入师门,与师傅结成异性亲人关系,也就是师傅将其视作异姓兄弟之子,徒儿将师傅视作伯父一般的关系,师傅有教导养育徒儿之责,而徒儿也有如同侍奉家中大伯一般侍奉师傅的义务,师徒同于家人,大家在一门之内。这样的徒儿可称弟子,取兄弟之子之意。

    愣了一会神之后,张秉反应过来,立马拉着张遂上前,按着张遂就要给孟先生行大礼,孟先生伸手拦住,道:“我虽有心收张遂为弟子,但也是有前提的,只有他达到了我的要求,才能正式入门,达不到要求的话,此事就作罢吧!”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异香 剑来 大夏文圣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仙逆 彼岸之主 洪荒之青虚 武圣! 冰河洗剑录 我师叔是林正英 不朽凡人 谋局 诡异降临 绝世神主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洪荒:截教副教主 玄鉴仙族 逐道长青 志怪书 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