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抗辽(第 3/4 页)
索性,玄阳安排锦衣卫打进清风山,紧盯宋江动向后,便暂时不再关注。
政和六年,12月。
西征军团占领流求(台湾)。
政和七年,3月。
西征军团占领琼州。
这个时代的流求和琼州还没有开发,只要西征军团的水军能到达,天策府拿下根本不是问题。
政和七年。
天策府除了西征军团的行动外,一心埋头梳理内部,唐州、瀛州经过几年的努力也基本上消化完毕。
政务学院大规模培养的人才,也崭露头角,不仅仅天策府麾下的各级官吏配备完毕,天策府储备的官员也越来越多。
枢密院这几年也安排了军队中排级以上的军官的轮训。轮训的结果就是,天策府军队的战力大幅度提升,但是,讲武堂却是几乎成了军队的噩梦。
这几年,天策府数次征讨,部队立下的功劳,也让枢密院趁机给军队各级大规模的配备副职,这些副职的作用就是,未来一旦战事需要,天策府可以快速扩军,并且,保持一定的战斗力。
而且,玄阳指示枢密院,大肆扩张警卫军。
虽然警卫军的战力不如羽林军。但是,警卫军协助作战,边境巡逻,镇守地方,协助政务院推广政策,打击领地匪盗,维持天策府安定等,却是有莫大的作用。
这些年的实际征伐中,不仅仅是玄阳,就连枢密院也感觉到,警卫军的作用越来越大。
警卫军投入少,产出大,玄阳自然要大规模的扩充。
警卫军是天策府军事系统的基础,也是羽林军的兵源和保障,只要警卫军壮大,羽林军随时可以扩军。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