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镇上书塾(第 2/4 页)
“村长,年前我们不是跟村长报名了家里的娃儿上书塾的事吗?
我们听说赵夫子和小赵夫子来了,所以就给他们送点东西,顺便问一下,娃儿们是不是明天去书塾?”
村民说这话时,心里是有些忐忑的。
他们只是到唐婉清这里登记了一下要上书塾的名字,但还没有交束脩,也没有听说能不能去那里上?
所以听说赵夫子书记二人来了,大家就商量着一起过来。
彼此壮胆。
农村里面的人,世世代代都是种田,大家都希望孩子们能送到书塾去学点东西,可又碍于家庭情况不允许。
农村里的人都特别的崇拜和尊敬夫子。
唐婉清听明白了。
她看向赵夫子和曹镇长,“赵夫子,镇长,年前我交过去的名单,可以吗?”
这些事情她有放在心上,也早就处理妥当了,具体谁能上,这个还得看赵夫子和曹镇长的意思。
赵夫子:“只要是一心求学的,我们做夫子的人,自然不会挑挑拣拣。
家世如何,资历如何,聪明与否?
这些都不是重要的。
真的想学,也真的会认真去学,努力去学,这才是我们看的重点。
另外,书塾有书塾的规矩。
既然乡亲们都来了,那我就多说几句。
孩子们上书塾,我没有意见,但大家都知道,镇上的书塾地方不大,招收的孩子比较多。
所以,那里不会有孩子们住的地方。孩子们需要早上过去,傍晚回来。
还有,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发现哪个孩子品性有问题,而且屡教不改,那就很抱歉,我只能让他回家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