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诸葛亮!拜见主公!!!卧龙拜主!(第 3/4 页)
有大敌的时候还好,双方为了大局可以相互妥协,相互联手。
如果大敌已退,己方又无力北进开拓的时候,必然会是双方翻脸之时,因为唯有吞了对方才能变得更强。
而好巧不巧的是。
历史上的孙权正是这样做的。
直接在蜀汉刚夺了汉中不久,正准备磨刀霍霍北上和曹操正面硬钢的时候,从背后捅了蜀汉一刀,差点要了蜀汉的老命。
换做性格更为刚烈的孙策,张策估计孙策会做的比孙权更绝。
其搞不好吞了荆州,再谋夺益州也是极有可能的。
吞掉另外一足,据有二足之力与北方最强一足划江而治,让吴,曹两国提前呈现南北朝时期的对峙割据。
从这一点上来看,诸葛亮所谓的三分天下的隆中对,根本上就是一个注定不可能成功的悲剧。
这其中,难以掌控的变量太多了。
或者说,诸葛亮只是想到了如何北伐曹操,收复中原,却是忘了作为配角的江东孙权,也有想成为争霸主角的心气啊。
忽略江东的威胁,对江东的考虑不周,便是隆中对三分天下的最大败笔。
孙权可以允许北面有一个强敌存在,但他绝不可能允许同处南方之地的卧榻之侧,再出现一个与曹操同样强大的蜀汉存在。
因为届时,谁都可以趁机吞了他。
故此,江东问题一日不解决,蜀汉北定中原就真的只是纸面谈兵而已,想想罢了。
诸葛亮眼中满是挣扎。
以他的智慧,在张策数番的“指点打击”下,不难看清这些。
看清了这些之后,诸葛亮便知道出兵秦川亦是他的一厢情愿罢了。
因为他明白。
即便他有幸出兵夺了秦川,那么等待着他们的也只会是盟友的翻脸。
到时,天下间的形势说不定会演变成北方一足在西面与他们鏖战,江东孙策与他们鏖战于东线荆州。
这等局面之下,谈何一统。
“可笑亮时常自比管仲乐毅,而今来看……”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