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六章 外戚干政(第 3/4 页)
张超听完起身连忙道:“不是的,不是的,我不是嫌弃你们寒酸,而是我怕麻烦你们,你们每日都上工,如果为了耽误一天工期,那就不好了。”
“嘿...你将我们这群兄弟当成什么人了,我们会在乎这个?”带头的男子笑着道:“好了,好了,不说了,砸门楣,换一个。”
这个砸门楣呀,是明朝很流行的一件事情。
因为朱元章定了很多规矩,比如平民的家是什么造型,高度多少,门楣什么样,这些都是不能逾矩的,但是随着住在家中的人地位发生改变,那么他家也就随之提升。
后来这种砸门楣的事情,也发生在寒门学子的身上。
因为寒门学子基本上都是比较清贫的,由于常年读书,也意味着,没有收入,几乎不算是一个劳动力,尤其是在没有中举之前,一些家境比较贫寒的人家,很难坚持下来,而读书人也只能终日与书本为伴,很少出家门,一般出行的时候,也就是考试的时候。
有时候一直坚持读书也是要承担很大的心理压力的,不过等到等到考上举人的时候,那可真是完全不一样了,只要读书人中了举。
就会有人特地来你家,用大棒开始砸门,跟着还有窗户,个个都露出热情的表情。
这个时候,大家不要惊慌,因为这是喜事,很快就会有工匠进来,非常迅速的换上了全新的门窗,然后会有人恭贺这名书生“恭喜大老爷高中举人”。
寒门中了举之后,就不是寒门了,所以他们要改换门庭了。
张超看着自家的大门和窗户被拆的干干净净,虽然他知道自己只是替代品,可是张超的心中也是开心的,因为在张超的心中有一个小秘密。
那就是他曾经被安庆公主救过一次,所以他甘愿自己变成替代品,因为只要能守在安庆公主的身边,张超就足够了。
...........................
朱标,朱榔再次上路,不过,路上两人的速度并不是很快,这一日,两人来到了一座小镇之上,正巧这个小镇今日赶集。
朱标和朱榔对这样的赶集很有兴趣,所以也就停留了下来,准备在这里停留一日。
这里已经是江南,要知道大明的江南地区可是商业辐辏之地,人流如织。宣城、毗陵、吴郡、会稽、余杭、东阳等商业城市都是江南繁华之地,而西南的成都,则是巴蜀地区的商业中心。
明朝时期,集市的数量更多,管理也更加严密,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态势。
这些都要得力于,朱元章在明朝初期,就排除万难,制定了详细的休养生息政策,让百姓都能安稳度日,并在恢复民生的过程中稳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大规模集市的形成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