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百七八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 2/4 页)

    鲶鱼其实就是鲶鱼效应,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想办法带活沙丁鱼回港。虽经种种努力,可大部分沙丁鱼还是会在中途窒息而死。后来,有人在装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沙丁鱼见了鲶鱼四处躲避,这样一来缺氧的问题得到解决,大多数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这就是着名的“鲶鱼效应”。

    朱朗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让锦衣卫成为鲶鱼,不让刑部,大理寺轻松下来,这样的衙门如果轻松下来,且等着烂吧,没有人做实事那可是不行的。

    “还是太平郡王面子大呀...我听说呀,太平郡王其实就我们的主子,这个是不是呀?”小锦衣卫看着另外的锦衣卫好奇的问道。

    “可别瞎说...!”另外的锦衣卫连忙制止住了对方道:“有的事情可以说,但是有的事心照不宣就好了。”

    话音刚落,只听前面跑了一个锦衣卫出来,一边跑还一边小跳了一下,跟着就听那名锦衣卫喊道:“斩了,斩了,要给拖到菜市口斩了,我们再也不用闻这味道了。”

    .....................................

    三天之后,三十六名人贩子,全部拉到菜市口斩首。

    有人一定会问,为什么斩首一定要在菜市口,迷信一点的说法是,古人都觉得给死刑犯行刑是一件十分晦气的事情。这个时候,由于死刑犯马上就要死了,所以阴气特别的重,如果处理不好,后患无穷。因此,一般情况下处决犯人都要选在午时三刻,为什么是午时三刻?

    原因是午时三刻之时,阴衰阳盛,因为死属阴、活属阳,活人要把死人克制在午时三刻这个时候,而且此时太阳当顶,阳光几乎直射而下,光照最强,阳盛达到了每天的最高值,阴则最衰。

    还有一种说法是,午时三刻差不多是中午十二点,因为古人的一刻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14.4分,也就是接近15分钟,午时三刻换算下来差不多是现在的中午11:44分左右,这个时间点,阳气最盛最旺,阴气最衰,而且站在太阳底下,囚犯的影子最短,此时的人也被太阳晒得处于“伏枕”的混沌状态,亦有即眠之势,引刀一快,兴许还会减少犯人的痛苦。因此古人觉得“午时三刻”行刑可以用旺盛的阳气来冲澹惩杀犯人所产生的阴气。

    这还不够,菜市口由于人流量巨大,所以也是阳气最为鼎盛的地方,选在此处行刑可以压制阴气。

    不过,事实确是“杀鸡给猴看”,古代选择在闹市对死刑犯斩首多是起杀一儆百的目的,可以对围观的老百姓起到警示、震慑的作用,明朝菜市口就在宣武门外,来往的老百姓众多。另外京城内城(九门之内)大都是王公贵族的府第,在内城杀头这么不吉利的事显然不会得到同意。

    只好在外城,但又不能离内城太远(离城太远看热闹的人就少了)。所以就只好选在离内城很近的菜市口。

    ...........................

    行刑的当天,锦衣卫,刑部要派出步军数百人,围严了法场,监斩官员是大理寺的司官,在菜市口东北角会搭起一座土台,三面用大油布围着。

    按规矩,行刑之日,监斩官员要供上阎王爷的神龛,摆上香炉祭品,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表明斩首犯人要选择吉利的日子。

    刑场的中间,埋着十个粗大的树墩,为何是十个呢?这代表着阴曹地府的十殿阎罗,行刑时犯人就将头放在上面,只等刽子手一刀落下。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民国之文豪崛起 小老板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亮剑之开局继承新一团 晋末长剑 沉溺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江湖三女侠 希腊神话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1717新美洲帝国 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 世子妃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不是吧君子也防 折尽春风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我的七个绝代风华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