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四十一章:东风夜放花千树(第 3/4 页)

    最多最详细也就是关中这一片地方!”孙传庭说道。

    “关中就关中的吧,在的话,我复制一份,有用!”孙杰说道。

    孙传庭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这些东西是一省之地的重中之重,可此时却没有任何疑虑。

    “这样吧,现在就带人去取吧!”

    孙传庭走了出去,招呼着人,就往外面走去。

    没多久,来到了一个有年头的库房中。

    空气中有很重的灰尘味道,孙杰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这库房不大不小,一排排木架子把里面的空间占满。

    木架子上挂着木牌子,上面写着西安府下辖州县的名字。

    有些木牌年头很久了,上面的字迹都看不清了。

    “这些户籍和鱼鳞册,本是收税时的凭证。但从万历新政之后,几乎没再怎么动过,很多东西,都是万历年间的数据,不一定准确!”孙传庭指着眼前的这些户籍,说道。

    万历新政,张居正改革,一条鞭法推行,这是全国范围内,最后一次清丈土地,也是最后一次人口普查。

    从那以后,明朝再也没有过这种程度和规模的普查了。

    这里面的户籍,基本上全都是自耕农的户籍。

    至于那些有功名的老爷们,没在这里。

    连带着那些老爷们下面的投献之民,也没在这里。

    明末的人口数量很诡异,史书记载,大概在五千万到六千万之间。

    但真实的人口数量,肯定不止这些。

    要知道,皇族宗室,地主举人,他们都是不用上税的,户籍也不会统计到户部,会单独罗列出来。

    至于依附于他们的佃户或者家生子,都是没有户籍的黑户。

    这些人,当然不在朝廷的记录范围内。

    要是把这些人都算上,肯定比五六千万多上不少,最少也在一亿以上。

    有很多人说,清朝雍正乾隆年间人口暴增,是明末的数倍以上,这全都是大清的功劳。

    人口是暴增没错,可功劳真的和他们的“良政”有关吗?

    雍正搞出来官绅一体纳粮,摊丁入亩。

    所谓的摊丁入亩,就是把固定下来的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

    在此之前,各朝各代实行的是人头税,家中人口越多,税就越多,这样一来,百姓们为了少缴税,想尽各种办法隐匿人口。

    明末也正是因为隐匿的人口多了,才会给人一种只有五六千万的错觉。

    还有官绅一体纳粮,这是掘士绅后路的法子,和摊丁入亩相辅相成,逼得士绅不得不把隐匿的人口撒出去。

    一套组合拳下来,隐匿人口几乎全暴露在阳光之下,这样一来,百姓的数量可不就多了吗?

    说什么,人口暴增都是大清的功劳,真真可笑。

    《清史稿·食货志》记录:“康熙五十年,二千四百六十二万一千三百二十四口。六十年,二千九百一十四万八千三百五十九口,又滋生丁四十六万七千八百五十口。雍正十二年,二千六百四十一万七千九百三十二口,又滋生丁九十三万七千五百三十口。乾隆二十九年,二万五百五十九万一千十七口。六十年,二万九千六百九十六万五百四十五口。”

    康熙末年,才两千九百万人口,到乾隆六十年,就有将近三亿人口?

    中间相差十倍人口,还是在短短的七十二年之间,便飙升了十倍以上。

    这涨幅,比现代可猛多了。更别说,还是缺衣少穿,药物匮乏,医生稀少的清朝。

    而且,人口数量飙升的阶段,正是在雍正十二年到乾隆二十九年之间。

    这刚好能和雍正的政策时间段对上。

    不可否认,红薯对人口增长有很大的功劳。

    但硬要扯是大清的功劳,那可就有些脑瘫了。

    人口本来就这么多,只是当权者为了钱,变着法子压榨百姓。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小老板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晋末长剑 江湖三女侠 沉溺 希腊神话 折尽春风 风声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秘密部队之龙焱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红警军团在废土 北齐怪谈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三国军神 遮天这个霸体太稳健 明神逐仙途 万历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