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远洋船(第 3/4 页)
谷焢
把上面和打渔有关的东西全部拆除掉,全部安上武器,行驶在大明的海面上,近乎无敌的存在。
对付那些木制船,哪怕直接撞,也能把他们撞个七零八落。
十六世纪中期大名鼎鼎的盖伦船也才五十来米长,哪怕和明末同时期的查理一世时期,绝大部分风帆战列舰也才七十米左右。
六十五米长的钢铁船只,对上七十米的主力风帆战列舰,就是无敌的存在。
“孙老板,怎么忽然对这个感兴趣?”李海洋笑着问道。
孙杰打着哈哈,“嗐,打小没去过海边,也没见过渔船,今天见到李老板,好奇心就来了,便问问。”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李海洋喝着茶水,连连点头。
孙杰问道:“对了,这船只能跑多快多远?”
放下手中的茶杯,李海洋道:“满载十二三千米每小时,能跑多远看你带多少油了。装的多,跑的远。装的少,跑的短。”
接下来的时间中,孙杰旁敲侧击的向李海洋打听有关远洋渔船的情况。
天色渐晚,外面又下起了雪。
孙杰看向窗外,站了起来,道:“我和李老板一见如故,今天就由我来安排,以后,说不定还有能合作的地方。”
“那感情好啊!”
李海洋哈哈笑道。
几人走出小楼,在孙杰的安排下,来到了一处酒店。
至于船只的事情,不着急这一时片刻。
时间还久,慢慢来。先把李海洋这条线搭上,和他先搞好关系再说。
到时候成立一个远洋公司,买船买油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燃油一直受限于现代,也不是什么好事。
到时候,除了必要的旗舰采用燃油发动机之外,剩余的那些船只可以采用蒸汽机。
以现在机械厂的能力,想要造出轮船使用的蒸汽机不算什么问题。
再搞一个海上旅游公司,用“复古”为噱头,也能掩盖过去。
等到在明末开采出石油之后,再大力发展内燃机也不迟。
目前,还是以稳妥为主。
至于让机械厂建造船只,这个孙杰没想过。
建造船只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情,需要专门的船坞以及起重机。
机械厂目前压根没有这些东西,想要在陆地上建造出一个上千吨的大家伙,可没那么容易。
船台倒是能在陆地上建造船只,可想要造出几十米长的船只,船台的占地面积将会庞大无比。
以孙杰现在的情况来看,在陆地上建造船只没有必要。
现在搭上李海洋这条线,要是能精诚合作,也不需要浪费这么多的手续。
况且,在陆地上建造船只,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出来问题。
夜渐渐的深了,孙杰和李海洋一见如故,在酒精的催动下,不一会儿便开始称兄道弟。
两人相互交换了名片,留下了联系方式。
接下来的几天里,把要安排的事情安排的差不多后,孙杰便回到了明末。
……
明末的天气很阴沉,天上飘着雪花。
雪不大,对干旱已久的陕西来说,总归是个好事。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